6月2日至3日,首届中国石林板桥血桃旅游文化节在昆明市石林高铁西站站前广场开幕,血桃旅游文化节将持续至6月下旬。活动期间,游客可以到叠水血桃种植基地采摘当季新鲜血桃。
石林在探索全域旅游农旅结合的过程中,除了打造了“板桥血桃”品牌之外,经过多年发展,还推出了大可枇杷、西街口人参果、石林甜柿等多个特色农业旅游品牌,此次举行首届板桥血桃旅游文化节,更是以文化节庆为引领,进一步促进农旅融合,与石林传统景区观光旅游模式形成互补,带动石林全域旅游发展。
叠水村种植3600余亩血桃
6月2日上午10点,石林高铁西站站前广场上,百人身着汉服完成了一系列祭桃典礼,共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岁岁丰收。
西站广场上不仅有精彩的文艺演出,数十棵仿真桃树组成的桃花大道,更是将桃文化节的现场气氛烘托得热闹非凡,前来参加活动的游客们纷纷在此合影留念。
除开幕式活动外,更多活动集中在位于板桥街道叠水村的血桃种植基地。配合文化节活动,石林特别开通了高铁站至叠水村采摘点的公交接驳车。节庆期间,游客可以乘坐高铁到石林西站,再乘坐接驳车直达采摘点,从西站至采摘点公交车程大约10分钟。
石林血桃在叠水村已有60多年的种植历史,十多年前当地农户开始规模化种植。截至2017年,叠水村委会已经种植血桃3600多亩。2018年,石林板桥街道的血桃统一定价为15元/公斤。“我家的血桃从5月28日左右开始挂果,能采到6月中下旬,预计2018年血桃种植的收入能达到4万元左右。”血桃种植户范永继说,“2018年办血桃文化节,地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第一次有这么多游客到自家园子摘桃。”
“一村一品”亮相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除了精彩的文艺表演和美丽的桃花大道,板桥街道“一村一品”展销街也吸引了许多游客的注意力。
展销街上,除了有“叠水血桃”之外,还有小屯村石垭口的油桃、大叠水村的野生菌、龙溪村的抗浪鱼、黄家庄村的乳糯玉米、青山村的包谷酒、矣马办村的蓝莓。
板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晓梅介绍,近年来,每个村都发展了各具特色的农特产品项目,如今各村的特色产业项目都已经基本形成规模。
在“一村一品”的展销现场,只要有游客路过,商户们都积极推荐自己的特色农产品。张晓梅说:“通过此次血桃文化节,希望能激发板桥街道各村的品牌意识,通过文化节的平台,让各村的特色产业得到展示,通过以叠水血桃为代表的特色产业,逐步促进农旅、文旅融合,积极融入石林全域旅游地图。”
四季都能到石林体验采摘游
从5月的油桃到6月的血桃,近两个月的成熟采摘期,为板桥街道带去了越来越多的客流量。2018年举办的首届“板桥血桃旅游文化节”,更是集中吸引了大批石林周边游客到板桥体验生态农业采摘游的乐趣。
石林县副县长周林春表示,2016年,石林县被列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单位,围绕创建,石林重点做好几个系统打造,其中一个系统就是农旅结合。利用石林天然的环境、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此次通过举办节庆活动,将石林板桥街道种植的血桃,以及各个村镇街道“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特色农产品向广大游客进行展示和推荐。
在农旅结合、文旅结合的过程中,石林县不仅仅打造了一张“板桥桃”名片,围绕这一主题,石林县还打造了西街口人参果节、大可枇杷节等农业文化节庆。据统计,2017年,石林全县种植枇杷面积1万亩左右,总产值2500万元;种植人参果面积4万亩,产值4亿元左右。
在水果种植产业发展良好的基础上,还在有条件的地区,鼓励农户开设农家乐、精品民宿等配套旅游产品,发展生态采摘旅游产业。在传统观光游的基础上,通过水果采摘加上精品民宿客栈和农家乐,形成相互补充,吸引本地、周边地市及西南三省的散客,并以此带动当地农户致富增收,助推石林全域旅游发展。
据了解,血桃之后,还有蓝莓、葡萄、甜柿、人参果、枇杷等大批石林当地特色生态水果即将上市,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到石林体验鲜果采摘游的乐趣。
周林春还介绍,“一部手机游云南”已经上线,石林已将所有特色旅游产品和资讯都通过该平台进行了发布,游客只需通过手机,就可及时了解石林当地所有旅游资讯。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