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如何下好“抢人才”这盘棋?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05-31

  人才问题,是卡在宁波人喉咙里的那根刺,令人不吐不快。

  高等教育的短板,已有产业结构的捆绑,基于未来可见的增长压力……这一切的隐忧要素不断叠加,使得年初市委“抢人才”的口号一经提出,就引发了甬城上下的广泛热议。

  “人才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郑栅洁多次公开表示,从现在城市竞争的态势来看,如果一座城市没有人才优势,就一定没有发展优势、创新优势。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抢人大战”中,国内各大城市都在八仙过海显神通。刚刚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宁波战绩不错:今年一季度,宁波新入户人数1.42万人,同比增长22.4%,接收高校毕业生人数同比增长20.64%,两项指标均为近年来最高增幅。

  尽早摆脱产业路径依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在深圳,你真的可以感受到从理念到行动的入脑入心。”上个月,宁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王明荣随团去深圳学习考察,被当地重视人才的浓厚氛围所深深触动。

  从小渔村到贸易港,有人总结深圳的模式经验,用了“最小的政府,最多的人才”的说法。政府持之以恒在技术革新上的投入,财政支出被更多地用于鼓励创新,吸引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在这里寻梦。

  这一切,对于一度将深圳作为标杆的宁波来说,感受更加强烈。

  早在2004年,宁波就确立了人才强市战略。仅仅4个月时间就新增各类人才16000多人,其中博士40人,硕士586人,高级职称110人,高技能人才400多人,引进外国专家32人——这样的数据,搁在14年前,可以说相当可观。

  可是,为什么十多年过去了,人才仍然是宁波人心中的隐痛?

  对此,很多受访专家都提到了发展阶段改变这个大背景。过去,中国依赖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以投资拉动发展;而今,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效用更大,创新驱动已经当仁不让成为时代的主角。

  放眼其他城市,人才、产业和城市之间的关系,从未结合得如此紧密。华为、腾讯、万科、比亚迪、华大基因……这些名企都是在深圳崛起。在宁波的旁边,杭州人才“新四军”之中的一大主力军,就是来自阿里系。

  而在宁波,已有产业结构的“路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结构性的人才短板。譬如,外贸拉动型的宁波,曾经一度有“4个人当中就有1个做外贸”的说法,点多面广的民营企业大多走的是“小富即安”的路子,鲜有大型高科技企业出现,也没有比较强势的主导产业带动区域快速发展。

  “过去,宁波引进人才更多的还是为了服务匹配现有的产业,在有些人眼中,宁波引才是过于精明地‘算小账而不是算大账’,对于创新型人才关注度不太够。”王明荣说,引进一个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带来一个高新技术项目,催生一个新产业,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这或许是高质量发展中人才战略需要调整的方向。

  同时,出于对宁波在高等教育上短板的担忧,曾长期在宁波工作的暨南大学教授、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胡刚也坦言,这些年产业转型加快,中心城市、省会城市所拥有的科教人才优势不断凸显,在这个过程中,沿海的计划单列市、经济大市被它们超越也是必然的。

  大抢创新型高端人才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刚刚开春,宁波就拉开了“大抢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领军人才的序幕,按照“抢人才、争人才”的要求,打出全球抢人才“组合拳”, 在全市上下树立起更加鲜明的“人才强市”工作导向。

  在人才政策上,宁波接连发布“3315计划”“泛3315计划”“资本引才计划”等引才公告,升级人才政策,对入选的高端人才和团队给予50万元至2000万元资助,对特别优秀的人才可实行一事一议,资助额度上不封顶。

  如此密集发布引才政策,力度之大,创新之强,全国罕见。

  “从今天起,我就是宁波人了!”4月初,中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顶尖科学家禇健教授带着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系列项目和宁波正式签约。他动情地说:“这是我的选择,也是我们团队的选择,我的后半生都将属于这里!”

  这一句话,成了刷爆那几天宁波人朋友圈的热点。不少网友留言,相信通过大抓人才、集聚人才,能够将宁波带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上来。

  王明荣建议,在这一波“抢人大战”中,宁波需要走在全省全国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前列,释放更多的改革红利和溢出效应。与此同时,宁波下一步引才得注重人才结构的优化,要将源头的创新技术人才引进来;要改变过去各区县(市)分散引才、同质竞争的状况,打造一个全市性的科技创新平台高地,使得资金、人才、技术高度密集,充分碰撞,点燃火花。

  “在宁波,民营经济和制造业企业有着较好的基础,而且有着积极求变求新的意识,关键是要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顶层设计,打造一个包括提供技术支持、供应链资源以及天使基金、创业导师服务在内的良好生态系统,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在“最东风——‘才·资’甬动论坛”上,围绕建设“政产学研资智”融合的东部科创中心,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固高科技董事长李泽湘提出了具体建议。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