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对外发布了《呼和浩特市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若干措施(试行)》,将大力集聚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积极吸引大中专学生在呼落户就业创业,重点培育各类本土人才,建立引才奖励制度,深化校地交流合作,并搭建纳贤引智的平台等。
值得注意的是,呼市的纳才政策的确很宽松:中专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均可凭毕业证、身份证、户口簿来呼和浩特市办理落户手续;全国在校大学生凭学信网学籍证明和身份证可在线落户呼和浩特。
创业补贴更是少不了的,根据毕业的不同年限给予不同的照顾,总之是,大学生毕业留在呼市创业的,都会有不同额度的资助。例如,毕业5年内的大学毕业生,在大学生创业园或其他创新创业平台内孵化的创业项目,给予不低于3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对毕业5年内在呼和浩特市创业的大学毕业生,给予最长3年最高50万元的担保贷款,并给予全额贴息。
另有一项很吸引人的政策是,对来呼创办企业或开展成果转化,预期能够产生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4类人才给予重点支持,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及相当层次的国内外顶尖人才,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
人来了,住房问题将如何解决呢?呼和浩特市在此番人才引进上诚意也是够的。规定,对符合资助条件的高层次人才,按类别免费提供不低于200平米、150平米、120平米、80平米的人才公寓;选择在呼和浩特市购房的,以货币化形式分别给予最高120万元、80万元、50万元、20万元的购房补贴。此外,高端人才到呼和浩特市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会给予不低于10万元的安置费。
时间往回,今年3月西安市公安局抛出重磅户籍新政后,西安又跟随杭州的脚步开始摇号购房,刚刚意识到“人”的价值,转身又陷入了“房”的抢夺中。据了解西安推出抢人落户政策后没多久,房价涨幅很大,甚至一房难求。长久以来,大部分人都聚集在东部的发达城市,中西部竞争力往往不足,人才流失下,楼市危机也时时潜伏着。承担着建设北疆地区人才高地重任的呼和浩特,不知是否能迎来新的楼市刺激。
人才争夺屡见不鲜,抢人大战的结果如何?据悉,2017年底,武汉户籍人口总数增加了近20万人,为历年最高值;成都自2017年7月打响“人才争夺战”第一枪,人才新政实施300天,超10万本科及以上人才汇聚,成都职场竞争指数仅次于北京,2017年的常住人口较2016年增加12.71万人;长沙和西安的户籍人口较2016年则分别增加了27.3万和25.7万。
而目前的呼和浩特,虽然据当地媒体报道办理人数较以往有所增加,但目前不是毕业季,毕业大学生办理落户还未真正迎来高峰期。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