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太原市以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为主题建设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从此,太原开启了可持续发展的新征程。建设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太原市要认真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积极探索适用技术路线和实践系统解决方案,创造出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模式,为全国及全世界资源型经济体提供典型案例和实践经验。
一、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新内涵可持续发展经过40多年的创新、实践与发展,内容越来越丰富,模式越来越多样,成效越来越明显,深深融入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进入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再次深化。
1.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新内涵。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联合国先后制定了《21世纪议程》(1992年)和《千年宣言》(2000年)两个可持续发展议程,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不同的目标和要求:《21世纪议程》着重强调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发展,提高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深度和广度,并且制定了近40项总目标,列出若干个具体指标;《千年宣言》着重强调维护和平、安全保障、裁军、消除贫困、实现发展、保护环境等内容,并且制定了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国际合作四个方面的8项总目标,列出了21个具体指标。
2015年9月,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了《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开启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进入了新时代。《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可持续发展要建设一个持久的包容性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民主法治、公正平等、文化多样性、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制定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列出了169个具体指标,特别是提出了保证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具体举措,包括财政、技术、能力等方面的具体执行手段。
2.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实质。经过长期努力,中国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国未来若干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其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社会事业总体布局;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健康中国战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及美丽中国建设等,无不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人类、地球、繁荣、和平、伙伴的五大理念相融相通,与统筹协调推进理念一脉相承,二者同源同根,相同的本质不同的表述。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立足中国基本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国际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中国的新实践、新发展。
二、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新特点进入新时代,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不仅赋予了新内涵,还体现出了新特点:
1.可持续发展一切以人民为中心。进入新时代,可持续发展根本任务就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从人民需求为起端,到满足人民需求为终点,一切为了人民。《2030年可持续议程》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目的是消除一切形式和表现的贫困与饥饿,让所有人平等和有尊严地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让所有的人都过上繁荣和充实的生活,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和技术进步;让所有人生活在一个没有恐惧与暴力的和平、公正和包容的社会,让所有人的生活得到很大改善,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2.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性。进入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涉及到人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减少和消除贫困、满足人类卫生、教育等基本需求之外,还包含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民主政治、文化文明、公平正义、法治建设等多个方面。另外,可持续发展的适用范围也不仅限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其基本目的是在发展的进程中“一个都不能拉下”。
3.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进入新时代,可持续发展不再强调某一方面的单一发展,而是强调多方面的统筹推进,整体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以及具体目标相互紧密关联,相互制约,互为条件,必须统筹安排,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从其本质来看,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根本;民主政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文化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社会系统的有序和全面发展则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4.可持续发展的高要求性。进入新时代,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不再仅仅为了满足解决温饱、求得生存等基本需求,而是要求满足人类更高层次的需求。在我国现阶段,可持续发展就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人民需求层次提高了,已经从重点关注“有没有”的时代,进入重点关注“好不好”的时代。另一方面,人民需求的内涵也极大丰富了,不再仅限于经济层面,更多地体现在文化多样化、民主政治、依法办事、高效的社会治理、公平正义、良好的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
5.可持续发展的可操作性。进入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推进不再限于理念和书面文字表述上,而是强调可操作性上,《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包括行动计划、执行、评估、考核、监测在内的执行体系;可持续发展目标不再是宏观的、抽象的文字描述,取而代之的是科学的、量化明确的数字指标,《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明确列出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169个相关具体指标;可持续发展的考核不再是人为估算,而是通过科学准确的计算来确定。
三、新时代太原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太原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三区五城”目标明确,定位清晰,需要我们另辟蹊径,探寻新的发展之路。
1.加快发展理念的转变。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太原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坚持战略、创新、辩证、法治、底线五大思维,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按照《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要求,从战略制定实施、体制机制创新、发展动能转换、技术路线探索、监督评估考核、各类资源投入、实施主体激励等方面入手,推进太原可持续发展。
2.加快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发展是第一要务,太原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核心仍然是实体经济的发展。太原实体经济发展的欠账较严重,相当一部分还停留在粗放、低附加水平,必须尽快实现转型升级。改变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三高一低”的发展模式。要加快转向依靠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要素资源优化组合、提高配置效率,支持实体经济以质量效益提高、绿色清洁发展水平提高为主线的发展模式。急需培育和壮大一批“互联网+”“+”“文化+”等现代化高科技实体企业,急需培养几个有综合影响力的企业。
3.加快全面快速创新。创新是第一动力,太原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需要大规模的创新,需要快速创新,需要包括观念、体制、技术、市场、制度等方面的全面创新。建立起倡导和鼓励新思想、新主意、新观点、新理念的社会氛围;建立起高效激发创新活力、奋斗精神,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建立起鼓励自主创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的技术创新环境;建立起充分利用市场优势,激活市场活力,提高市场效率的体制机制;建立起激励人们创造各种财富、各种知识、各种发明和文化的制度体系等。
4.加快人才机制的建设。人才是第一资源,太原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需要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人才。引凤需要先筑巢,是否能够吸引、留住和有效使用人才,并不是工资、户口、科研起动资金等单一要素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构建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搭建人才发挥作用的舞台。太原市需要在建立起培育与牵引人才的机制与制度、构建起优良的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建立起良好的人力资源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下大功夫。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