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展高精尖产业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05-25

  “2018科博会新兴产业协同创新论坛”于5月19日在北京召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巡视员姜广智出席并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姜广智:欢迎大家前来参加会议,会议主办方说让我做一个致辞,我看了看致辞不如主持词写的好,就不念客套的话了,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几点北京市信化委员会对产业新兴发展的思考。

  去年年底12月,北京市委发布了关于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0个高精尖发展的指导意见,后来陆续出台了财政、土地、人才三个配套政策,现在北京产业界,我们努力做到家喻户晓10+3高精尖产业系列文件,这个文件的出台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也向社会释放了新的北京发展信号。

  在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过程中,前一阶段大家更多关注北京疏解功能,关注关闭污染企业,几年来关闭了三千多家企业,那么北京关闭企业,腾出空间,下一步要干什么呢?是要更好的改善我们的环境,满足中央给我们的四个定位的要求,做好四个服务之外。很重要的是促提升,蔡奇书记讲最终要落到促提升,提升什么呢?我们要提出明确正面的清单,发展的目录。

  大家对北京有一个进项耳熟能详,涉及到国民经济产业分类70%多的子项,北京提出进项要求。我们提出十个高精尖文件产业,就是提出北京要发展,不做白菜帮,但是把白菜心做好,需在全市做好布局。

  第一,我们要聚焦方向,明确定位。全国各地都在进行产业升级、转型,都在谋求高质量发展。有人说北京发展高精尖,各个省市领导们谁也没说发展低端的,都瞄准同样大的方向。新的发展格局当中,北京市强调更要突破,第一是核心技术的突破,主要是制约我们国家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第二是原始创新能够转化的科研成果;第三是大力发展一些颠覆性的技术,能够创造更大附加价值的技术,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定位。

  北京所提的十大高精尖产业,不是泛泛的讲新一代信息技术范围很广,人工智能也是很宽的领域。我们更强调聚焦在核心技术的突破上,关键技术突破上,原始创新成果的转化上。以后不一定发展规模很大、体量很大的高精尖产业,但是要发展制高点很高的高精尖产业,这是我们对自己产业的定位。

  第二,汇报一下区域格局怎么分布。北京按照中央的要求,相当一部分区域要做生态涵养区,保护更好的生态环境。提倡三城一区,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怀柔科学城,这是主要原始创新基地,同时也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策源地,三城是我们重要的平台。一区核心部分在北京技术开发区,辐射到顺义、房山、通州部分,叫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

  对于每一个区,我们最近正在做详细的规划,提出三三制,每一个区发展的主导产业不超过三个,每一个要发展的主导产业不超过三个区域,就是要求各个区集中资源来发展产业。

  在这里又有一个北京市的各个区如何定位,如何和我们科技创新中心的总目标协调的问题。前面大体上说了,我们又是中央服务的,保证中央服务的城区主要做服务业。有生态涵养区,主要保障环境。发展产业的区域里面,我们强调了一定要做好蓄水池,能够有效的承接三个科学城逐步转化先进科技成果。最好的科技成果,首先要能够在北京转化,我们要创造最好的转化条件,这也是给北京各区提出的要求,不怕大家笑话,我们有些区的水平不见得比保定、河北周边的邻居朋友强,我们与他们的产业发展能力,对高科技企业的服务能力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也是结合营商环境改善积极推进的。

  第三个方面,汇报一下措施。发展高科技特别是在现在的条件下发展高精尖,政策措施与原有的条件有很大的不同,服务企业的方法有很大的不同,从政府部门到产业促进部门、到落地开发区,都有进一步提高认识、进一步改进措施的空间。我们原来招商引资,擅长和别人提条件、讲优惠、改进服务,从这方面想的多。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怎么样和这些高科技的企业家对话,跟这些科学家对话,需要关心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大家看到北京市出台了促进高精尖的政策措施以后,我们去调研,市领导组织16个区调研,反映最强烈的是哪个政策呢?是人才政策。怎么样更好的引进人才,怎么样更好的留住人才,怎么样更好的发挥人才的作用。市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措施,有人说北京率先打响了人才争夺大战,我们深刻认识到这与传统做法有很多不一样,现在正在细化各项措施。土地政策也是一样,这次出台的土地政策反响非常大。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