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抢投资不如抢人才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05-18

  从去年开始,武汉、成都、杭州、郑州等超过20个城市相继出台了人才新政,呈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面,这场“人才争夺战”备受社会关注。

  在各地如火如荼争才的时间节点上,5月11日下午,一场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和成都市政府联合举办的欧美同学会首届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大会在成都开幕。

  澎湃新闻(www.thapaper.cn)观察发现,这场由留学人员组织第一次举办聚焦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主题的大型会议,成为了海归人才与地方政府联合进行的一次人才精准对接。

  不少与会的企业家代表告诉澎湃新闻,政府方面已经释放出了强烈的招聘人才、吸引人才的信号,政府愿意在这样的场合来与大量留学人员、科技企业交流,倾听他们的建议,可以看出政府职能越来越向服务型方向转变。

  四川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田向利在大会开幕式上表示,对于四川来说,尤其需要广大留学人员发挥聪明才智、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她真诚希望更多的留学人员、科研团队、创新团队能够落地四川、落地成都。

  抢

  成都集聚海外人才

  去年7月19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重磅发布成都历年来含金量最高、惠及面最广、支持力度最大、针对性最强的人才政策《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据央广网报道,从“先落户后就业” 的就业政策,到7日免费的青年人才驿站,从人才公寓到“蓉城人才绿卡”制度,并且将每年4月最后一周的周六设立为“蓉漂人才日”,成都用行动全方位打响“人才争夺战”。

  “蓉漂”一词因此持续走热。今年4月25日,成都更是将“蓉漂”公益广告和“蓉漂·人才故事荟”系列创意短视频投放至西安、武汉、杭州、昆明等城市人流密集处,向这些同样释放出人才新政的地方渗透自己的政策。

  官方数据显示,成都人才新政实施以来,已累计吸引超过17.6万名青年人才落户成都;新落户的这部分青年人才中,30岁及以下约占80%。

  今年5月,成都市政府把吸引人才的目标聚焦到了留学人员身上,抢先与欧美留学会联合举办了首届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大会,吸引超过500位海归代表参会。

  欧美同学会留美医学委员会副会长许静静告诉澎湃新闻,“我们觉得成都对于人才,对于新的技术,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方面很是迫切,这应该是本次大会落地成都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也希望借这次大会的契机,能更多地和成都当地的相关政府和行业进行对接。”

  大会举办期间,四川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田向利,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成都市副市长范毅及成都市投资促进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均向与会的国内外精英人才抛出橄榄枝。

  “我们真诚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成都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新经济发展,把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要素资源向成都集聚,推动更多留学人员、科研团队、创业团队、合作项目落户成都。”罗强在大会开幕式上为此承诺,将竭诚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打造全球化的交流平台。

  田向利也承诺,四川省委省政府将竭尽所能为大家创造更多更优的投资创业环境,让来川发展的留学人员更加放心、安心、开心。

  争

  各地领导自我推介

  除了四川省、成都市政府的相关负责人,澎湃新闻注意到,广州、郑州、洛阳、泰州、黔西南州等市(州)的一些政府官员也参加了此次大会,在5月12日举行的市长闭门论坛上倾听了数十名海外人才、企业家代表的声音。

  澎湃新闻从一些与会人员处了解到,此次市长闭门会议比原定计划超时了一个小时,与会官员中还不乏一些在“人才争夺战”中持续发力的省会城市的领导。

  据会议指南介绍,在闭门会议上,范毅负责介绍成都市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及有关政策措施,其他市(州)领导围绕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行交流发言,定向邀请的嘉宾和留学人员代表建言献策。

  小灵通创始人、恒源电动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祖光受邀参加了市长闭门论坛。他告诉澎湃新闻,这场会议释放出的最大信号其实就是要能够招聘人才,如何吸引人才。“这也是这些政府官员参会的目的,他们不是来拉投资的,主要是为了吸引人才。”

  “抢投资不如抢人才。”作为1979年新中国成立后首批留美人员,王祖光对近期的“人才争夺战”颇有感触。从电子通讯到如今利用人工智能制造无人电动车,王祖光在一次次创业中感受到政府对人才重视的回归。

  同样感受到变化的还有青年创业者姚颂。作为深鉴科技联合创始人,1992年出生的姚颂在此次大会分论坛上进行了发言,并受邀参加了市场闭门会议。他告诉澎湃新闻,他感受到最核心的信息就是政府态度上的变化。

  “你能看到各地的市长、领导都愿意在这样的场合来向更多企业表达各地在科技创新上最新、最好的政策,其实可以看到整个政府越来越向服务型方向转变。”让姚颂印象深刻的是,范毅副市长在会上提到紫光、英特尔等企业在成都的落地,姚颂坦言,能吸引这些企业落地很需要魄力和能力。

  事实上,不仅仅是广州、成都等一二线城市对人才如饥似渴,与会的黔西南州副州长李杰也借此机会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

  据大会相关负责人透露的细节,广州等地的政府官员在介绍各自发展科技产业方面的优势时,李杰也向与会的海归人才表示,黔西南州对发展电子科技产业也有一大优势,那就是当地的电价便宜。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