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举行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04-08

  2017年以来,以武汉、南京、西安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以住房补贴和户口等来吸引人才在当地就业、创业。一年过去了,这些政策执行效果如何?是否吸引到城市亟需的人才?求职者对这些政策的反应如何?经济欠发达地区该如何应对人才大战?界面新闻近日走访了一些热点城市,试图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去年春天,雷特决定离开呆了10年的北京,因为越来越贵的房价让他觉得在京城安居无望。备选的城市有武汉和成都。在他看来,成都互联网产业发展得比较好,之前在腾讯制作视频的工作经验可以用上,而武汉教育资源丰富,离老家荆州也近。

  正在犹豫时,武汉颁发了人才落户政策,只要是硕士生不限年龄皆可落户,这意味着雷特可以立马拿到武汉户口并买房。于是,去年6月,32岁的雷特在武汉重新出发。人留下来了,可做什么又成了问题。

  “武汉的腾讯没有合适的岗位,待遇也没法(和北京)比。”他感慨道。现在,雷特在斗鱼上班,这已经是他能找到的最合适的工作了。

  雷特的经历并非个案。根据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对2017届留汉就业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的调查,七成人留汉的首要原因是离家近,三成人认为受家人或恋人影响,仅有26.72%的人选择看好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马亮指出,如果城市无法围绕其本身地就业机会制定人才政策,很难真正吸引和留住人才。

  “城市政府要想吸引和留住人才,就需要从人才政策的核心命题出发,形成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并采用多管齐下的‘组合拳’。否则,就可能导致城市吸引的未必是其迫切期望的人才,而导致‘愿者上钩’的尴尬后果。”他说。

  留人难是武汉长期以来面临的尴尬。根据武汉市2017年统计年鉴,武汉市共有84所高校,从数量上看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但每到毕业季,有近一半的毕业生会离开武汉。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从2007年起,毕业生留汉的就业比例就逐年递减。到2014年,30万毕业生中,只有10万留在武汉就业。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