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开发区新春人才引进喜迎“开门红”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03-07

  人勤春来早。2月23日,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率全市之先拉开了新春大型招聘会的帷幕。到今天为止,已先后举行了10场大小招聘会,吸引7万余人咨询,引进近5000多人为区内400多家企业缓解了年后用工难的问题。此外,该区还积极招引培育高层次人才,目前全区拥有“国千”人才4人、“省千”人才5人,“580”海外精英人才6人。

  新的一年已经开启,该区将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将进一步发挥政策引领作用,致力打造全市人才聚集的高地。区人力资源局作为承担全区“引才、育才、用才、留才”重任的部门之一,又将如何谋划新思路,探索新举措,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为此,记者近日走访了开发区人力资源局。

  “一个规划”引领

  人才是区域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强人才就是强实力。人力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该局将以《经开区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为引领,立足先进装备、汽车、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现代物流五大主导产业和四个街道特色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引进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发展。计划到2020年,全区各类人才总量达到21650名,年均增长3%;人才素质进一步提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占人才资源总量的40%,人才结构逐步优化,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人才数量明显增加,行业、产业人才分布相对合理,基本满足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两个坚持”导向

  人才工作的“低小散”必然带来企业的“低小散”。区人力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坦言,多年来,该区人才政策优势相对缺乏,人才工作协同机制不够健全,人才工作部门联动效率不高,人才载体平台搭建不够,导致人才竞争不具备地域比较优势。2018年,该局将围绕开发区引进的中国电子温州产业园、百威英博啤酒生产项目、多弗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向企业推广“人才+资本+项目”的“福达模式”,引进头羊、带进群羊,实现大批量、成建制引进专业人才,形成以项目引人才、以人才促发展、以发展惠人才的良性循环。此外,以开发区五大主导产业需求为导向,结合区内已创成的街道特色产业平台,加大对海城水暖洁具、沙城食品药品机械、天河民用电器、星海汽配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园的扶持力度,实施精准引才、靶向引才,争取实现“引来一个人才、成就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良好局面。

  “打好三张牌”支撑

  引才难,留才更难。这就要求开发区自身打好“三张牌”。一是打好环境牌。以“大建大美”为契机,围绕金海湖核心区建设宜居宜商生态良好的新城,在核心区建成滨海人才公寓、瑞银公寓、金海人才公寓,使区内的各类人才能安逸地工作生活;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给人才提供“全程保姆式”的服务,增加人才的归属感;此外,以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经开区分院、绣山中学、籀园小学滨海分校建设为龙头,加快推进教育、卫生、体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二是打好平台牌。要大力推进院士服务站(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建设,为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铺设“绿色通道”。到目前为止,全区已有省级博士后工作站4家,市级博士后工作站1家,累计进站博士后6名,2018年争取引进新建博士后工作站1家;将区海洋科技产业园(海创园)作为全区人才引进工作的主战场,计划在今年通过引进大院名校、大企业技术研发总部,创建重大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大力支持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三是打好发展牌。突出抓好产业转型升级,狠抓先进装备、汽车、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现代物流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让各路英才都能在开发区找到用武之地、发挥专业之长、收获成长之乐。要共享发展,就要全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重点优化人才评价机制,完善分配与激励机制,探索容错激励机制,积极推进科技成果权益管理改革。同时,区高层次人才联谊会要努力做好高层次人才联络发展工作,分行业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交流沟通和提升的空间。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