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协作机器人的产品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软件控制的水平。从目前来看,减速器、双操作臂等技术的应用没有太大必要。我们要先从低端做起,不要好高骛远。人机协作机器人产品的应用设计比工业设计更重要,设计生产一定要对接好客户需求,要为客户提供量身订做和现场设计服务,要依靠系统集成商,只要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的反应速度、研发速度一定会超过欧美企业,人机协作机器人也将迅速实现批量生产。
鼓励企业申请国际认证
加入高端制造“朋友圈”
南方日报:佛山制造业要实现进一步发展,应抓住哪些关键?
蔡洪平:我认为佛山制造业发展存在三大“痛点”。首先,佛山智能产业发展较慢。我们在这里没有看到如深圳一样的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的场景,例如电动车、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产业。同时,佛山在软件、互联网、物联网开发方面还需加油。
目前,各地区、各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已经很明显了。接下来,怎么发展高端产业,怎么进入高端产业的“圈子”,并以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我认为,佛山可以和深圳做好对接。利用佛山的制造优势,对接深圳高技术含量企业,在这边设立生产基地。同时,要积极推动制造企业获取欧美国家产品认证,打进全球高端制造“朋友圈”。
其次,我认为佛山企业与全球产业链有些脱节。除了美的、联塑等企业外,大部分佛山企业和全球产业链,特别是高端制造业产业链关系不大。广东地产商偏多,佛山与地产相关的陶瓷、材料、建材等企业也比较多,与电动车、半导体、医疗技术、新材料、机器人有关的企业比较少。事实上,后面提及的产业是可以形成全球产业链的。不过,近期美的收购库卡已经形成了闪光点。
此外,我认为佛山产业发展缺乏龙头引领。事实上,德国的中小企业大多围绕奔驰、宝马等全球五百强企业来发展,相互之间形成了产业链供应配套。
南方日报:佛山传统制造业基础雄厚,下一步应该如何加速转型升级?
蔡洪平:首先,我认为产业转型要瞄准智能制造大方向,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做好升级。转型方向要充分结合佛山工业基础和原有产业特色,不要异想天开。
以日本、德国等老牌制造强国为例,它们均是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开展升级,例如莱卡相机、欧洲刀具等。虽是传统产业,也有很高的附加值。事实上,传统产业升级本身就具备广阔市场,这点绝不能偏废,要快速发展。
其次,可借鉴美的等企业经验,积极参与全球整合发展,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利用中国应用市场的潜质与优势,来整合全球高端传统制造业企业,实现产业跨越与升级。
具体而言,这类整合有四种实施途径:技术整合、产品市场整合、队伍整合、品牌和网络整合。我认为,国内传统企业通过“走出去”推动跨国并购,整合各类资源实现“一步到位”,从而提升产业档次。
最后,我送佛山一句话:立足原有工业基础,迅速升级换代,走向“智造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