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2名为大渡口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优秀人才被该区授予“义渡英才”称号,每人获得3万-5万元的项目资助经费。一直以来,大渡口区坚持把“创新发展”摆在首位,不断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引得来、留得住、能成长”的人才环境,充分发挥着人才在推动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重庆在全国经济普遍低迷的情况下,之所以能够独占鳌头,与其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大量事实证明,人才既是兴业之本,也是经济发展的活水源头,抓住人才队伍建立,就等于抓住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重庆大渡口区给22名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授予“义渡英才”称号,并给每人3-5万元的项目资助经费,其行为既是在激励优秀人才,同时也是实实在在地在打造“引得来、留得住、能成长”的人才环境。
首先是用良好的政策吸引人才。政策是个“硬环境”,如果没有良好的优惠条件,那么人才就会自然流失。为了能够留住人才,重庆大渡口区先后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出台《大渡口区扶持创新创业人才实施细则》,“义渡英才”评选便是其中之一。另外,对一些具有领军才能和行业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实行人才房屋租金补贴与人才招聘补贴,经费均为100万元。二是对于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和市、区认证挂牌的微企园、众创空间、创业基地所在企业的人才,每月给予每人不低于300元的房屋租金补贴,并根据学位和职称的不同,还有一定程度的上浮。三是专门出台了一套创新创业扶持办法。也就是说,通过以上措施旨在营造一个拴心留人的政策环境。
其次是为人才成长搭建平台。人才犹如“千里马”,拥有“千里马”并不是目的,关键是让它驰骋疆场才是价值所在。所以,如何才能为人才施展才华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尤为重要。为此,重庆大渡口区,一方面建立了“1个创业苗圃+4个专业孵化基地+3个加速器+5个街道创业基地”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另一方面主动出击,先后提供海创会、国创会等500余个项目,为人才提供发挥才智的平台,也为企业搭建对话人才的通道。除此而外,他们还积极为人才成长搭建学习进修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