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82.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1%。其中先进制造业比重首次超过50%。工商登记注册户数突破100万户,虎门、长安GDP突破500亿元大关,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位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全市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全省。
规上工业增加值超3300亿元
2017年,东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16.97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增速在珠三角九市排并列第2位。
按注册类型分,内资企业实现增加值1593.78亿元,增长16.6%;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1082.18亿元,增长4.0%;外商投资企业增加值641.01亿元,增长5.5%。按控股类型分,民营企业增加值1420.36亿元,增长18.4%。按规模类型分,大型企业增加值1577.27亿元,增长11.3%;中型企业增加值974.69亿元,增长10.8%;小微企业增加值765.00亿元,增长6.7%。
去年,东莞先进制造业增加值1675.49亿元,增长13.7%,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3.7个百分点,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18.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1292.23亿元,增长15.0%,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比重分别达到50.5%和39.0%,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0.6个和0.8个百分点。
在手机“三巨头”产量增长较快的带动下,占比最大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148.43亿元,增长16.7%,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5.6个百分点。
去年,东莞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实际增加1956家,总数超过7800家。全市195家倍增计划工业企业(含名誉企业)工业增加值622.65亿元,增长16.0%;其中182家正式试点工业企业增加值314.28亿元,增长16.8%。
除了规模增长外,企业的效益也在增加。去年全市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6.3%,利润总额增长41.6%,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14.5%。工业企业单位成本有所下降,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7.22元,下降0.95元。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去年,东莞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71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增速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投资647.22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投资1065.16亿元,增长7.6%。全市工业投资增长14.4%,其中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20.1%,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4.5%。
此外,全市重大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占年度计划的119.6%。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的市管项目36项,完成投资160.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3.8%。
消费市场方面,去年东莞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7.88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在手机销售旺盛带动下,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67.4%。4家倍增计划商贸企业实现销售额合计27.88亿元,增长73.4%,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64.6个百分点。
进出口总额增长7.5%
按人民币计算,去年东莞进出口总额12264.4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出口7027.4亿元,增长7.4%;进口5237.0亿元,增长7.6%。一般贸易出口增长29.1%,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3.4%,比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实际外资17.2亿美元。新签超千万美元项目23宗,同比增加1宗,涉及合同外资7.96亿美元。
财税金融方面,去年,东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来源于税收收入增长14.3%,占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0.9%,排名全省第一;非税收入下降0.4%,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1.20亿元,增长10.0%;其中,民生类支出增长较快,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57亿元,增长37.0%;医疗卫生支出46.38亿元,增长56.6%;节能环保支出22.99亿元,增长37.8%。按可比口径计算,全市税收总额2010.57亿元,增长16.6%。其中,国税总额1505.80亿元,增长15.9%;地税477.77亿元,增长19.0%。
去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74.32亿元,增长3.9%,占GDP比重为6.3%。12月末,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12497.97亿元,增长8.3%;住户存款余额5160.71亿元,增长4.4%。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6986.26亿元,增长6.7%。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