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人才积极对接北京高端产业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02-24

  随着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深入实施,呼和浩特面临新形势新机遇。近年来,首府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全市集中了自治区70%的教育和40%的科技资源。同时我市针对投资企业制定出台了不同产业类别优惠政策,从基础设施、科技、人才、税收、土地、贷款贴息等多方面予以最大力度、最大幅度的支持。呼和浩特主动作为,加大产业对接力度,有效促进发达地区人才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共赢,推动北京智力资源、项目资源、技术资源和资金资源等加速向首府集聚,成为呼和浩特招才引智的新名片,项目合作的新平台,对外宣传的新窗口,人才交流的新纽带。12月26日《经济日报》刊登《面对疏解非首都功能新形势新机遇 呼和浩特积极对接北京高端产业》一文,本报今日全文转载。

  已过了晚上7点,北京市的104家企业还在为前来首都招商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各个旗县及开发区推介,170多位企业经营者纷纷向呼和浩特代市长冯玉臻递上了名片。

  “12月22日,在呼和浩特—北京高端产业对接大会上火热的一幕,让我们对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有了新的认识。”呼和浩特市重大项目办主任张国平介绍,“当天,呼和浩特就与中建环球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签署了合作意向”。

  做大“朋友圈”

  内蒙古和北京市具有密切往来、友好合作的深厚情谊和优良传统,早在1979年,内蒙古就被国家确定为北京市对口帮扶的对象。近40年来,两地在市场开拓、干部交流、人才培训、教育医疗、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多方面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

  呼和浩特集中了内蒙古70%的教育和40%的科技资源,全市电力装机达到1265万千瓦,对云计算、、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行每千瓦时电0.26元的优惠价格。

  呼和浩特制定出台了不同产业类别优惠政策,从基础设施、科技、人才、税收、土地、贷款贴息等多方面予以最大力度、最大幅度的支持。

  面对疏解非首都功能新形势新机遇,呼和浩特努力寻找双方共同的契合点。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郑重承诺,真诚对待来呼和浩特投资的每一家企业、每一个项目。充分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切实把主要着力点放在为企业提供服务上来,保护好企业权益。坚持信守诺言,做不到的不向企业随意承诺,凡是承诺给企业的优惠政策,会不折不扣地兑现,绝不含糊,绝不推诿。同时,进一步完善“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的体制机制,全力为企业提供高效快捷的行政服务,切实做到报批无梗阻、建设无障碍、经营无干扰、服务无止境。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