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以才兴,业以才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今年初以来,嘉兴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人才强市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驱动、第一优势的理念,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人才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效。
优化人才环境,构建人才发展新格局
人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生态的竞争。贯彻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关键是要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市,就是要着力打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敬才爱才的人文环境、宜居宜业的生活工作环境、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廉洁高效的政治环境。
今年嘉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实施‘585’人才工程,建设人才生态最优市”。“585”人才工程既是助力嘉兴市建设浙江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重要抓手,又是推进“十三五”人才工作的重大载体,更是嘉兴市人才工作最为集成的体系设计和行动纲领。今年年初,嘉兴市还出台了《关于打造最优人才生态、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意见》,“人才新政”从四个生态的角度提出30条举措,涵盖100多个政策点,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等方面给予各类人才“全生命周期”的支持。随后,又制定出台了《“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实施办法》等首批20多项配套政策和操作细则,为新政落地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依据。
在此基础上,嘉兴市强化了功能全面的人才平台载体。今年,嘉兴市继续深化院地合作,提升秀洲国家高新区、嘉兴科技城等产业平台承载力,全力为科技人才项目落地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海纳孵化器硕果累累。嘉兴市紧盯国际化科技前沿人才与项目,通过“引入孵化”、“带土移植”等方式,实现“科技+人才+资本”的有效对接,使更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落户嘉兴。各地科创平台风光无限。如嘉兴科技城完善人才政策,抓好配套服务,启动建设“智立方”,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博士后工作站方兴未艾。增设13个博士后工作站,目前全市已设立3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其中国家级8家,省试点27家,共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60名,产生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人才智力交流合作欣欣向荣。深入实施“人才强企”计划,通过外出招聘、校园招聘等形式,与国内多个人才集聚城市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全年举办现场人才招聘活动50多场,累计引进各类人才近4万人,打响了“创业创新在嘉兴”的人才品牌。
嘉兴市坚持用真心实意换人才的满心满意,全市人才服务环境不断优化。拓展“红船服务总联盟”功能。通过举办“人才夜市”、开展“红船服务日”、建立微信公众号,为人才提供政策信息、招聘需求等特色服务。提升服务领军人才企业水平。择优选派48名市级领军人才企业创业助理,组团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实现全市领军人才企业全覆盖,并与北京大学合作开办创业助理培训班。深化人才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精简流程、优化服务,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审批等6个项目实现了“最多跑一次”。开展第四批嘉兴市“南湖百杰”优秀人才评选活动,进一步营造重才爱才的社会氛围。
主动接轨上海,拓展人才交流新空间
今年,浙江省委赋予了嘉兴建设“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的重要使命,而人才接轨上海是最重要的接轨之一。在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论坛上,嘉兴市、上海市松江区和杭州市共同签订了沪嘉杭人才交流合作框架协议,三地将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在人才引进、人才服务、人才交流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此外,嘉兴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还与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签订了《人才服务合作协议书》,双方将开展人才交流、人事代理等业务,提高人才服务水平。
嘉兴市还举办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嘉兴行”、“嘉兴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大会”等系列活动,吸引数百名上海高层次人才到嘉兴考察创业创新环境。举办G60科创走廊建设人才接轨上海“十个一批”行动暨嘉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上海推介会,与上海人才服务行业协会签订《嘉兴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规划合作协议书》,开启人才接轨上海的全新篇章。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共引进上海高层次人才233人、人力资源公司2家。
引进高层次人才始终是人才强市的重要内容,嘉兴市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顺势而为走出去、请进来,创新完善与国际接轨、符合人才流动规律的平台载体,提升人才队伍的全球视野和国际化水平。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