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资本’的出现将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佛山就站在这次工业革命的‘风口浪尖’,一定要充分发挥优势。”近日,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央行金融研究所原所长姚余栋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为佛山金融发展提出了一个“智能资本”的新方向。
姚余栋认为,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发展产业金融的核心就在于制造业尤其是智能制造领域。“未来佛山的制造业一定是以‘智能资本’为主导。”姚余栋表示。他同时建议,随着目前国内迎来股权融资的春天,佛山企业应“能上市就上市”,积极投身资本市场。
■专家简介
姚余栋,央行金融研究所原所长,现任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互联网股权融资专业委员会主任,擅长宏观经济、货币政策理论及实践、国际经济与金融、共享金融等领域的研究。
1 供应链金融探索将成重要切入点
南方日报:佛山是制造业大市,你认为要发展好金融,佛山的抓手是什么?
姚余栋:在我看来,佛山的制造业发展水平惊人。因此,佛山的金融发展路径应与其制造业相结合,把自身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佛山提出的“三链融合”是很好的路径规划,发展制造业一定要走向智能化。与传统制造不同,智能制造是一种新的“智能资本”。
一个现象是,佛山的制造业投资在过去几年是下行的,但利润正上行。这说明传统制造业投资在下降,边际收益在减低,但通过投资新的“智能资本”获得了较高的收益。传统制造走向智能制造一定是脱胎换骨的过程,我认为,将来佛山的制造业也将不再是传统制造,将可能以“智能资本”作为主导。
南方日报:你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智能资本”,该如何理解?
姚余栋:所谓“智能资本”,可以这样分析:当下,佛山的制造业有很多是由机器人或人工智能主导的,它们一方面可以替代劳动力,另一方面本身又是机器。机器人应该收税吗?有人认为应该收,因为机器人具有劳动力特征;有人认为不应该收,因为机器人只是智能装备的一种。
事实上,按照以往经济学的理解,我们分析一般的生产力方程的时候,分为劳动力和资本。1969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提出,“智能资本”可以作为除劳动力和资本之外的第三种要素加入。
全球曾经历过三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纺织机的应用,第二次是电气的应用,如果第三次是以计算机与互联网为代表,我认为,第四次就是以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资本”的应用。
中国的制造业有着其独特优势,当前又赶上全球人工智能革命、机器人革命,与制造业相结合就形成了智能制造。佛山是智能制造的重要战略支点,因此一定要充分发挥智能制造的优势。
南方日报:改革开放以来,佛山的民营企业家积累了大量的民间资本。您认为应该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民间资本?
姚余栋:我认为应该以发挥自身优势为主导。根据我的观察,佛山的民间资本大多都投向小型的制造业企业,或者投向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但这些似乎都不是佛山的特点。我的建议是,佛山企业家可以以其本身对制造业的了解,更多地将资本投向智能制造领域。
另一方面,在佛山制造业发展过程中,规模较大的平台型企业与众多较小的制造业企业形成供应链的联合,由此诞生的供应链金融,将成为佛山金融发展下一步的重要切入点。
目前,供应链金融本身也在进行探索,需要和多种技术的支撑,对于佛山而言亦是一个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