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佛山从政策调整看南海人才战略升级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02-07

  佛山市正式印发《佛山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提出以“舍得投入、舍得时间、舍得声誉”的胸襟和气度开展人才工作,这份文件被称为佛山人才新政“23条”。1月29日,南海正式发布优化升级后的人才政策,为全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响了“头炮”。

  今年是南海人才立区战略实施第6年。6年来,南海深切体会到人才对地区发展带来的巨大效能。全面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对珠三角、粤港澳、全国、全球人才资源的内在渴求,倒逼南海人才发展机制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提升。从此次人才政策的优化升级,不难看出南海人才工作的下一步走向,甚至南海产业发展的方向。

  放低门槛

  扩大政策覆盖面,加大扶持力度

  面对各地千方百计开展“人才争夺战”,同时,比对南海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打造全国制造业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发展目标,目前南海的人才总量仍然不足,人才结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因此,南海此次的政策调整正是一种应对。

  在统一了全区人才分类认定标准的基础上,南海此次人才政策体系的优化升级突出了基础性人才与高层次人才并重、存量人才与增量人才并重的特点。

  南海此次公布的人才认定标准共有188条,涵盖创新创业、科技创新、经营管理、专业技能、教育、卫生、文化艺术、综合类和社会贡献度九大领域,申报人只需符合其中一条即可认定为一至八类人才。这与此前的人才政策相比,放低了门槛,能让更多人通过认定获得政府给予的人才红利。

  例如,在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获学士学位的大学生,符合引才目录和相关条件的,可申请认定南海第七类人才,享受3年20平米的人才租赁住房免租,或每月500元的租房补贴。

  南海现行人才政策体系实施超过6年,在扩大人才总量、引进高端人才、吸引基础人才、留住各类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南海人才工作长期位居全省同级地区前列的重要保障;但也存在覆盖面较窄、门槛偏高、评价手段单一、重引进轻培养、重高端轻基础等弊端。此次人才认定标准统一、优化后,本科生这样的基础性人才也被纳入政府扶持、服务的范畴,这既有助于增加现有基础性人才对南海的归属感,也能吸引年轻的新生力量来南海就业、创业。

  2017年以来,包括武汉、长沙、成都、重庆、济南等在内的几乎所有二线城市都出台了优厚的人才政策。去成都找工作可以免费住一周、去武汉凭创业或就业证就能成为武汉人……这些都是在毕业季时刷屏大学生朋友圈的“待遇”。

  面对各地千方百计开展“人才争夺战”,同时,比对南海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打造全国制造业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发展目标,目前南海的人才总量仍然不足,人才结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因此,南海此次的政策调整正是一种应对。

  在放低人才认定门槛的同时,南海对人才的扶持、服务大幅提高。例如,对人才团队的扶持提高到最高5000万元,人才安居补贴从原先的最高100万元提高到800万元。从2018年起,南海区级财政每年投入人才专项资金不少于7亿元。

  尊重市场

  听企业声音,让市场认定

  对于五、六、七类人才的分类认定,有倾向性地规定必须在企业工作且符合重点产业引才目录,有利于企业留住骨干人才,也体现了大力鼓励符合南海产业发展的人才流入的导向。

  南海此次人才政策的优化升级非常尊重市场和企业。

  在近年的人才工作中,南海区人才办与相关职能部门经常走访企业、人才,不断听取他们对政策方面的相关意见,收集企业、人才对人才政策调整的诉求。2017年下半年以来,南海区人才办先邀请专业机构开展全区人才政策体系评估和优化调整研究。在形成政策初稿后,通过召开多场专题座谈会,广泛听取职能部门、人才、企业、行业协会代表等多个领域的意见,共收集到意见和建议100多条,经过反复论证和修改形成终稿。

  同时,为顺利推进新政策实施,从2017年12月中下旬开始,南海区人才办又带着“如何更好落实和推行新政策”的问题,分别召开创新创业人才、高端人才、企业家人才、金融人才等座谈会,为下一步的实施工作提前谋划。

  制定人才评价标准是人才认定的关键。按照新政规定,南海新的人才分类认定标准除了以学历、职称、荣誉等传统的指标作为评价人才的标准外,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主体作用,把人才评价的标准部分交给市场和企业。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