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借助‘海智计划’工作站,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可以大力培养一批本地科技人才,引进和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三亚科技发展积蓄后劲。”李海凤总结道,三亚经验走出去,开阔眼界,宣传推介,集纳精华谋发展;海智专家请进来,优势互补,聚合能量,携手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
构建海外高层次人才联络平台
市遥感所于2010年落地三亚,目前已接收卫星数颗,接收的遥感数据广泛应用于国土普查、环境监测、减灾、测绘、城市规划等诸多领域。在海南,遥感数据已经被用于海岸带土地利用的变化监测、三亚“双修”、海面渔船监测和灾害监测等方面。
“遥感卫星通过接收处理,把数据分析变成一幅幅直观的画面,体现城市的变化和实现管理的监测。”作为海南省“海智计划”市遥感所工作站的主要负责人,市遥感所所长杨天梁说,以环境监测与污染治理工作为例,在一些偏远地区、深山密林、江河流域等人力不能及的地方,遥感通过数据获取图像信息后,可以快捷而准确地监测自然环境,为污染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再比如,发现旱情,遥感通过数据绘制出城市的旱情严重程度,为下一步的抗旱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还有‘双修’工作中,通过一张张前后的对比图反映出城市修复的变化。”杨天梁坦言,这就是遥感技术的“神奇”所在。
“月底我们计划召开中德人工智能高峰论坛,邀请40余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从人工智能理论与方法、跨模态信息处理与认知理论方法及其在遥感信息相关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杨天梁告诉记者,这个论坛是今年海南省“海智计划”市遥感所工作站的首个大动作。
“依托‘海智计划’工作站,构建联络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信息平台,与海外专家广泛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和防灾减灾的科研合作,为省市城市环境保护打造‘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杨天梁娓娓道来。
推动南繁种业种源科技创新
市南繁院主要从事南繁育制种、西甜瓜、蔬菜、设施农业等领域的研发和科技服务工作,在12年的时间里,已建设成为琼南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最主要载体。
眼下,南繁种业的目标是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却被资金短缺、人才不足等问题,束缚住了前进的步伐。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