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 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01-18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面对艰难险阻,唯有以改革开路,才能激活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

  2017年,无锡在推进“放管服”改革的过程中精准发力,由“抓项目”转变为持续不断地“优化营商环境”。2018年,踏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如何实施好具有无锡特色的改革“施工图”,更好地发挥改革的撬动效应,释放改革的红利?会场内,代表委员们由此展开了热议。

  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今年要扩大试点范围

  江苏智创传动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孙伟,前段时间刚拿到了新登记注册企业的营业执照。他说:“过去,核准企业名称,银行验资后办营业执照。拿到执照后还要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国税登记、地税登记。一套手续下来要一个半月。时间长不说,各个窗口一趟趟跑,等证件到手,已经身心俱疲。但这次,我的公司名称是在网上预检索的,材料是在网上下载的,3个工作日后,公司就注册开业了。”

  去年,随着市行政审批局挂牌成立,行政审批迈入“一枚印章管审批”的时代。但目前,除江阴市、梁溪区、新吴区外,其他县市区还未成立行政审批局,首批划入市行政审批局的也仅仅是涉及市场准入和建设投资领域的70项行政权力事项。列席人代会的顾伟说,今年,一方面要扩大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试点范围,推动宜兴市、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成立行政审批局;另一方面要扩大集中审批事项范围,适时推动第二批、第三批事项划转至市行政审批局。

  “窗口收件人员转过去了,专业管理人员还在原来的部门,这样反而会影响办事效率。”刘建军委员认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的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事权、审批权和人员的划转应该同步进行。他举例,审图在行政审批中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可以考虑设置综合性的审图部门。“把规划、住建、气象、消防等各个审图部门的工作集中归置,该取消的取消,有些还可以推动有资质的设计单位互相审图,以避免出现本科生审博士生的图的情况。”

  营造公平营商环境,事中事后监管不能缺位

  不见面“审批”、“3550”改革等改革措施为企业省时、省力。但在审批“放手”的同时,监管不能“甩手”。

  “政府部门的工作重心必须从事前审批转移到事中事后监管上来。”陆卫东代表说,目前我市各监管部门采取的“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模式,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但这种随机模式很可能会导致守法诚信企业被一查再查,而不诚信的企业却可能侥幸逃过检查。他建议,一方面合理确定年度随机抽查的比例和频次,制定清单并对外公布;另一方面,对投诉举报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有失信行为的,要增加抽查频次,有投诉举报的必查。

  盛小伟委员则认为,市场主体每年都在飞速增长,想保持公平的营商环境,光靠政府监管还不够,关键要形成社会监管网络,建设完善的“企业诚信体系”。他认为,目前的信息公开平台还有待整合,比如一家食品企业的注册信息要上工商部门查询,食品生产许可证又要上食药监网站查询。今后各部门间还需进一步打破数据壁垒,营造一个更加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

  重心下移队伍整合,综合执法改革今年将试点

  监管是遏制违法事件发生的“预防针”。一旦企业发生违法行为,就要靠强有力的执法来维护公平的营商环境。而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顽疾,不仅造成了“七八顶大盖帽管不住一顶破草帽”的现象,还给企业加重了负担。

  “目前,同一领域的各种执法权限分散在多个部门,存在多头执法、执法力量分散、执法效率低下等问题。推动实现单个领域一支执法队伍改革可有效整合执法资源,做到权责统一、精简高效。”杜文康委员说,“以建设领域为例,违法建设、偷倒垃圾等问题都是城市管理顽疾,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实施集中行使执法权后,通过执法力量横向整合、重心下移,对落实监管责任、实现源头防控会有明显效果。”

  陆卫东代表则建议,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处罚信息公开、信用联合惩戒机制,提高违法成本。他还透露,今年我市将选择部分县市区及部分重点领域,通过纵向下移执法重心、横向整合执法队伍的形式试点综合执法。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