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代表团的市人大代表认真听取并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的目标任务和今年主要工作安排,市人大代表表示非常振奋。特别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激发区域发展新活力,深入推进老城区有机更新,优化城市空间、产业和功能布局,实现资源、要素、产业、项目的合理配置,加快李沧国际院士港及产业核心区建设等。
市人大代表 魏华
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市人大代表魏华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把创新作为青岛今后发展的根本出路所在,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形成引领城市发展的强大引擎,奋力把青岛建设得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时尚美丽、更加独具魅力,让人振奋。李沧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于2016年6月高起点打造青岛国际院士港,构筑起顶尖人才和高端产业集聚“高地”。
院士港成立一年多来,已成功引进75名国内外知名院士,袁隆平、陈璞、Park、Seeram等8个院士项目已正式启动。青岛也专门成立了“青岛院士港建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迅速明确了省、市、区三级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院士港建设提速快进。
为了更好推进院士港工作,魏华建议借助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正式下发《关于支持青岛国际院士港建设的意见》、市委市政府成立青岛国际院士港建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契机,尽快制定市、区两级协调工作机制和议事制度,明确市、区职责分工。建议依托院士港建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成员单位,积极与省级职能部门对接,通过发挥市级层面协调作用,加快推动建立省、市、区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省、市两级对院士港建设的统筹协调作用,进一步从实施层面明确各项激励政策、扶持政策操作程序、时间节点、分管处室、工作周期等,加快推进院士经济生态系统建设。
市人大代表 常万军
让院士进得来留得住
市人大代表常万军来自万国云商互联网产业有限公司,从传统行业转型为创新型互联网产业的实践中,他深刻感受到了创新的力量与必要性。他今年提交的建议是设立青岛国际院士港相关板块项目建设特别绿色通道。
他表示,目前青岛国际院士港一期定位于院士工作站。随着入驻院士逐步增多,院士项目研发需求和产业化需求日益强烈和多元化。为加快推进项目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尽快实现成果转化落地,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李沧区对院士港的规模设定、板块设置、开发时序、产业化周期、投入和回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着眼于建设集研发、办公、产业转化、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形成软件、硬件、政策一体化的布局,建立一整套创新创造生态系统,让院士及其团队进得来、留得住、作用发挥得好。
他表示,院士研究院(院士港二期)、院士产业核心区两大板块已进入前期规划和土地手续办理阶段,为加快推进院士项目产业化进程,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在规划、土地、施工许可等建设手续审批方面给予缩短审批时限、优先办理、容缺受理等支持。
市人大代表 栾复先
加强李沧地下空间开发
市人大代表栾复先表示,李沧此前明确提出:强化空间集约利用,全面打造“四个李沧”。其中“地下李沧”要求坚决实施地下空间多层开发,增强地下空间利用深度和广度,提升利用效益,构建涵盖地下商场、酒店、游泳馆、博物馆、停车场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地下城市。目前,李沧在进行具体项目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时,由于建设用地性质、使用权取得方式、地下空间建设用地出让金收取标准等方面缺乏相关政策支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逐步摸索。
他建议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用于规范和指导地下空间建设项目的用地性质。为了提高企业开发地下空间项目积极性,建议地下空间土地出让收益,扣除国家规定的部分外全额返还李沧区,用于对地下空间开发建设企业施行以奖代补。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