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规划,是指综合运用各种理论分析工具,从当地实际状况出发,充分考虑国际国内及区域所谓产业规划,是指综合运用各种理论分析工具,从当地实际状况出发,充分考虑国际国内及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对当地产业发展的定位、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产业链、空间布局、经济社会环境影响、实施方案等做出一年以上的科学计划。
三亚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明确把产业发展思路表述为“一支柱两支撑”。即以大旅游为支柱、以新兴科技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为支撑。这是三亚落实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亚将顺着“一支柱两支撑”的发展路径,实现“建设精品城市、打造幸福三亚”的目标。市委市政府已经给我市指明了“一支柱两支撑”的战略目标,如何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做好我市的产业规划,包括现状分析、发展战略、产业定位、产业体系、产业链条、建议项目、环境影响、实施方案等。但在目前现状,多重视空间规划,这其实是不了解产业规划是干什么的。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其核心是产业,要解决做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问题。产业的空间布局只是产业在区域内的分布设计,是“怎么做”这一环节的部分内容。
正如行业对一个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一样,产业规划一定要告诉当地做什么产业,从国际国内产业发展趋势、市场容量、技术水平等多方面论证:必需而且只有做这些产业才有前途。方向是至关重要的。方向错了,越努力就错得越远。
有人认为长期在当地工作,太熟悉当地情况了,要问我们应该干什么,我们最有发言权;因而对产业规划不够重视。事实上,长期的理所当然的发展并没有取得突破,也许正是产业规划的失误。
在当前我市政府经济工作中,产业规划日益受到重视。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规划的体系结构的支撑,也随着产业规划实践的逐渐深入而暴露出不少问题。
1、产业规划的不受重视。目前我市状况是重城市空间规划,轻产业规划。产业规划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就相当于一张蓝图对一个建筑物的重要性,有了这张“蓝图”,我们才能在有规划有计划的基础上进行更好的城市建设。不管什么样的城市建设,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更好的城市生活,更好为促进整个城市的协调发展和进步。而在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之间良好的协调性与互动性为城市的合理进步提供了条件,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实质上是产业布局分布与城市功能的协调。产业布局体现各区域之间产业的分工与协作,主要支柱企业的区位选择分布。协调原则是各区域功能互补互助,分工合理有序,避免各区域之间因产业结构混乱、服务功能撞车同构等各类问题而产生恶性循环竞争。城市功能是否卓越体现城市发展的整体效益原则、优势互补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和服务人群的原则,协调各市县的规划和建设行为,更好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产业规划的深度不够。很多产业规划在编制只是对产业布局进行描述,缺乏对我市产业发展的深刻认识,发挥的作用有限。一是重视产业发展的数量,不重视质量。二是产业链发展不成熟。上下游不配套,资源、能源控制力不够,国际竞争力弱。三是产业经理人、产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四是政策指导不深入,不够全面。
3、产业规划的操作性不强。对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障碍认识不足,导致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空间规划的衔接产生矛盾,产业规划的思路和布局难以落地。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