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善用湾区人才集聚效应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01-02

  高等教育水平代表的是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潜力。我们将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积极助力佛山经济社会发展。”近日,广东财经大学校长于海峰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点赞佛山打造南方高等教育名城的决心与魄力。他建议,佛山善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形成的人才聚集效应,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观,加速引进人才。同时,政府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尤其是校政合作人才培养,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利条件,助力科研成果孵化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创新力。

  作为一名财政税收领域的专家,于海峰还对佛山推进降成本给出建议。“佛山接下来可深化完善税收征收管理、征收服务、落实全国统一征收政策等工作,提升减税降费成效。”

  打造高教名城

  政校合作助推成果转化

  今年4月,佛山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并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发展,建设成为产教相促、协同创新、城产人教融合发展的南方高等教育名城。

  5月,广东省教育厅、佛山市人民政府、三水区人民政府、广东财经大学四方签署了共建广东财经大学佛山校区协议,着力打造特色鲜明、与佛山产业发展高度融合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按计划,佛山校区从2017年起进行全学段招生,逐步扩大招生规模和办学规模。到2021年,全学段本科生培养规模达到2400人,全学段专业硕士培养规模达到300人。

  “高等教育水平代表的是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潜力。”广东财经大学校长于海峰表示,广东财经大学将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积极助力佛山经济社会发展。

  “有数据显示,大学生在就业时,首先选择的是他们大学所在的城市。在培养和教育方面,不同的城市对身处其中的大学生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尽一致的。”他透露,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广东财经大学全日制毕业生约为16万人,其中约有1.6万人选择在佛山就业。“接下来,佛山校区将实行全学段招生,相信留在佛山就业的学生还会更多。”

  于海峰表示,过去,大批“星期六工程师”乘渡船从广州而来,帮助佛山“洗脚上田”的农民发展工业。如今,广佛交通对接便捷,互联互通日益完善,加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形成的人才聚集效应,佛山应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观,推出相应政策,引进更多人才,推动产业、城市发展。

  以高校人才为例,他表示,城市可吸收高水平教师为城市建设发展的咨询专家。决策者可通过听取意见、课题研究、决策咨询等途径,吸取专家的智慧为城市谋求发展。当然,高校也应主动出击,积极参与解决城市发展课题。

  同时,可在高校建设科研创新基地,以基地创新研究成果助推城市发展。

  “政府应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尤其是校政合作人才培养,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利条件,助力科研成果孵化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创新力。”他还表示,政府应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促成校校合作,打造高校板块,形成科技创新合力,助力城市快速发展。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