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大力培养技能型人才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01-02

  当前,我市正迎来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良好机遇,作为制造业立市的东莞来说,推动制造业实现新跃升是必然要求。为此,我市提出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完善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体系。

  东莞市技师学院将国际合作办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驱动力,在全省率先引进德国“双元制”、英国“现代学徒制”等先进职教模式。

  茅鑫今年刚从该校中德班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进入公司后,仅用半个月时间就熟悉操作公司机器设备。茅鑫说,中德班的“双元制”教学让他刚进公司就有了很强的熟悉感。

  茅鑫:“这些设备和你们在企业里面实际上操作的设备差不多是吧!是的,我们企业会用到一些工床,一些要求需要我们做一些配电柜、配电箱、这些东西,这些元部件都是差不多的。”

  “双元制”的特点是学习过程中注重实操训练,并随着企业应用的新技术而相应补充培训课程。目前,市技师学院共开设国际合作班68个,人数达1853人。

  东莞市技师学院院长 刘海光:“德国的双元制和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它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典范,它培养出的高技能人才,它可以精准地与产业经济结构无缝地对接,它这种培养体制已经形成了一百多年历史了,形成了直接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不断强化市场化导向、国际化标准,全市技工教育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全市7家技工院校在校生2.2万人,比2012年翻番,每年向社会输送技能人才5000人。此外,我市还强化校企合作对接,2010年起举办“校企合作洽谈会”,每年组织300多家全国各地职校技校、高等院校与莞企对接,建立合作基地5000多个,订单式培养技能人才,累计为8000多家莞企输入30多万技能型毕业生。

  除了加强技能型学生培养,东莞还广泛面向社会、企业人员提供技能人才培养的平台和资源。东莞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是直属于市人力资源局的公共服务管理型公益性事业单位。在这里接受实训的不只有学生,还有职业培训机构、企业人员以及社会人员等,只要进入中心就可以免费使用这里的设备、场地等实训资源。像这个现代制造业的实训车间,最贵的一台机床高达560万元,整个车间的设备投入了5千多万元。目前,中心现设置了五个实训中心,130个实训项目,2500个工位,年实训量超过20万人次。

  实训人员:“他们是有规定的成品率,所以我们要很细心,很认真的去对待每一个加工。”

  东莞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职工 姚创成:“如果是相关专业的学生来到我们这边,应该大概经过一个月,他的实操实练训练,还要经过我们的考核,一定要考核,我们通过了,他就可以进入企业去实训面试,应该是没问题了。”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