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突出抓好人才服务“软环境”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12-25

  人才发展,服务为先。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优质高效的人才服务已经成为人才心无旁骛、落地扎根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成为决定因素。只有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创新人才服务机制,优化人才服务“软环境”,才能真正感召影响每一位人才,凝心聚力到大连振兴发展新征程中来,形成推动发展的硬实力和主力军。

  我市《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坚持靠前服务工作理念,突出实效化、人性化、亲情化,在多个条款中将人才服务与引进、培养、使用等有机融合、同步部署,明确提出要完善引才服务配套政策、加强人才团结教育引导服务、营造“大抓人才、大兴人才”的开放包容环境等,形成了完整细密的人才发展链条。

  抓好人才服务“软环境”,必须充分发挥党委“管服务”的优势,统筹整合全市资源力量平台,共同编织精准、便捷、高效的现代人才服务体系。打造“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设立专门的人才服务窗口,按照“一口受理、联合预审、集中反馈、统一办理、全程跟踪”的方式,就人才关心关注的住房保障、子女就学、医疗保健、居留落户等事项,提供“一站式、全程式、保姆式”服务。坚持以人为本、按需服务,主动对接重大人才项目和重点人才需求,确定责任部门和专门人员为人才服务,经常性组织“回头看”,解决“门难找”“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

  抓好人才服务“软环境”,必须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建立“人才+产业+项目”的创新创业体系,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强力支持服务。针对人才在创新创业不同阶段面临的急难问题和关键需求,量身定制特色服务政策,实行全过程全周期跟踪跟进。推动政府、高校、社会力量建设各级各类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提供创业培训、办公经营场地等服务。通过市场机制建立创业扶持基金,设立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有效解决人才初创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瓶颈问题。深化政产学研合作,鼓励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机构,推动科技攻关、成果转化。

  抓好人才服务“软环境”,必须发挥党组织凝聚人才作用,突出思想引领和政治吸纳,为人才提供“家庭般”服务环境和精细化服务。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实施意见,定期开展新春团拜、走访慰问、集体座谈,日常通过决策咨询、电话联系和信函往来等方式,与院士专家保持经常性沟通联系。抓实用好“鸿雁联盟”人才咨询服务机制,完善专家国情研修制度,加强对各类人才的革命传统和国情教育。完善人才奖励制度,评选表彰大连人才功勋奖、突出贡献专家和优秀专家、特聘专家突出贡献奖等,增强广大人才的荣誉感自豪感。健全专家智力支持机制,组织我市院士专家,对接产业项目,促进优秀人才向基层一线融合集聚,推动高端智力与重点产业无缝连接。

  抓好人才服务“软环境”,要找准与营商环境、政务环境、社会环境和党的建设的契合点和接入口,让各种积极因素充分发酵,各种有效举措一齐发力,让开放包容理念深入人心,共同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大环境大氛围,让广大人才真正感到神清气顺心齐步稳。

  为人才服务,永远在路上。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抓好人才工作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主动当好人才的“服务员”“勤务兵”,为人才发展创造条件、保驾护航,努力形成让各类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人才发展生态环境。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