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新区:发力新经济积蓄新动能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12-13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加快形成新动能的现实紧迫性,指明了发展新经济对于培育新动能的战略支撑作用。厦门火炬高新区经过多年的布局和发展,已经构建起在发展新经济上得天独厚的优势,进入了厚积薄发、引领加速的转折点。

  作为厦门这座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主引擎,近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以建设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国双创示范基地为契机,紧跟新经济发展趋势,把握新经济发展规律,提前布局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新经济,并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为厦门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以实际行动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

  助力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重镇

  集成电路俗称“芯片”,被喻为“工业粮食”。作为厦门市集成电路产业的主要承载地,厦门火炬高新区把集成电路产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来培育,抢抓产业发展机遇,坚持招大引强与本土培育双管齐下,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助力厦门打造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重镇。

  今年,厦门火炬高新区举行今年首批集成电路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联合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凌阳等6个项目签约。随着一批“补链强链”项目相继落地,以及已落户的联芯、紫光和三安等重点项目加速释放产能,厦门火炬高新区今年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可望突破140亿元。

  招商引资捷报频传,项目建设有条不紊,集成电路产业链正在不断发展壮大。2017年,厦门火炬高新区继续围绕产业链深入研究,围绕已形成的集成电路产业链相对薄弱环节进行有的放矢的精准招商,与台湾排名前10位的IC设计企业、基础性平台企业深入洽谈,加速推进一批优质项目落地,完善产业链条。为了推动招大引强,促进产业集聚,厦门火炬高新区组建了一支62人的专业化国际化招商队伍,以项目建设为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厦门市集成电路产业龙头项目——联芯集成电路制造(厦门)有限公司顺利导入28纳米制程并量产,其产品良率高达94%,成为大陆技术水平最先进、产品良率最高的12英寸晶圆厂。这不仅意味着厦门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条进一步增强,也意味着其在产业集聚发展上的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厦门在吸引产业集聚、完善产业链条方面成效初显,集成电路产业的企业数量和产值规模双双“破百”。截至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引进或已落地企业共113家,其中引进重点集成电路项目24个;2016年,厦门火炬高新区“纯”集成电路产业(仅含设计、研发、封测、装备与材料及直接配套)规模约101亿元,位居全国前六,产业链的韧性不断增强,已初步形成覆盖“芯片设计、材料与设备、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应用”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

  互联网产业发展迅猛

  近年来,“互联网+”在全国如火如荼。厦门火炬高新区互联网企业也趁着东风,在各自的细分领域闪耀着光芒。

  日前,由福建省互联网协会主办的2017中国福建互联网大会揭晓福建省互联网企业20强榜单,14家厦企上榜,其中12家来自厦门火炬高新区。时下,厦门火炬高新区已成为国内互联网领域“单项冠军”聚集地,诞生了美图、美亚柏科、易联众、三五互联、科华恒盛、吉比特、亿联网络等上市公司。在信息安全方面,美亚柏科是全球最大的电子数据取证公司;网宿科技是中国最大的 CDN 及 IDC 综合服务提供商。在数字创意方面,咪咕动漫是中国最大的手机运营平台;四三九九是中国最大的游戏门户网站;翔通动漫是“中国动漫十大名片企业”,是中国拥有版权形象最多的公司。在智慧城市及行业应用方面,易联众公司首创符合社保和PBO2.0标准的金融社保IC卡,是国内新标准社保卡发行量第一的企业。在移动互联方面,美图公司在“全球前十大移动应用开发商排名”中排名全球第 6 位,移动端产品全球覆盖设备数已经超过10亿台;美柚信息推出的社交平台是全国最大的女性健康社区。

  厦门火炬高新区不断涌现海量用户的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目前园区中用户数过亿的企业已达到9家,其中用户数突破5亿的企业有5家。8年前,蔡文胜与吴欣鸿携手创办了美图公司。2016年12月,美图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被《华盛顿邮报》称为全世界最大的“美丽生态系统”。

  随着“单项冠军”企业的崛起,厦门火炬高新区互联网产业发展迅猛。厦门软件园企业数量从2008年底的449家增长到2016年底的2671家,8年间增长4.9倍。2016年,园区净增企业377家。今年1-9月,园区注册企业净增531家,较2016年底增长40.8%。园区总体营业收入从2008年的90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701.2亿元,8年间增长6.8倍。在2016年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综合评价中,厦门软件园的“成长性指标”在全国43个基地中位居第一。

  依仗厦门火炬高新区一连串面向产业、贴近企业的“保姆式”服务,园区企业利用“互联网+”推动转型升级,大力开拓市场新业务,增强市场竞争力。以罗普特为例,受益于厦门火炬高新区的指导和服务,这家原本以硬件生产为主的企业,搭上“互联网+”的快车,成功转型为以视频图像处理为核心的软件企业,并在厦门火炬高新区的支持和推荐下,完成了股份改制,如今,罗普特已成为军民融合产业的典型代表。


  任我游公司致力发展智能旅游。

  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新业态

  近日,国内人工智能领先企业北京云知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东南总部——厦门云知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落地厦门火炬高新区,并将成立全国首家致力于人工智能工程应用的研究院,并建设超级计算平台,开展人工智能算法与应用研究。

  厦门火炬高新区人工智能“军团”中的又添一员新“虎将”。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已聚集人工智能领域企业200多家,综合影响力位列全国第6位,涉及领域包括智能数据应用、智能识别系统、智能交通、智能教育、电商客服机器人、智能医疗系统、智能旅游等。

  得益于多年的创新实践,厦门火炬高新区在人工智能领域积累了扎实的基础。在基础技术支撑方面,厦门火炬高新区拥有网宿科技、赛凡等一批从事和云计算的代表性企业,其中,网宿科技的CDN云平台资源智能规划技术,位居行业前列。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则包括:人脸检测技术达到国际行业领先水平的美图,中文字符OCR识别技术全球第一的云脉,票据识别技术位居全球第三的商集;生物识别技术全国第一的中控智慧等。而在离用户最近的落地应用方面,厦门火炬高新区同样多点开花:拥有从事智能娱乐的美图、吉比特,从事智能医疗的易联众、智业软件、麦克奥迪,从事智能旅游方面的任我游,从事智能交通方面的罗普特和雅迅,从事智能教育方面的绿网天下和神州鹰,从事智能金融方面的商集、云脉等。

  不仅如此,厦门火炬高新区还通过“1+2+2”系列举措,着重从推动综合平台发展,加快本地人工智能企业和项目发展,引进人工智能算法、芯片方面领军企业、应用企业及顶级咨询机构方面,搭建起支撑人工智能产业结构的“四梁八柱”。

  近期,厦门火炬高新区还出台了《厦门火炬高新区关于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智能制造水平的若干措施》,从智能化改造整体解决方案、智能化设备投入、智能工厂建设、资金成本等多个环节集中发力,采取鼓励整体解决方案服务购买、设备补助、资金贴息等多重叠政策扶持,一家智能化改造企业若设备投资1亿元,且符合政策叠加条件,企业可从中获得2000多万元政策红利。

  此外,厦门火炬高新区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拥抱人工智能,在厦门软件园(三期)建设的健康医疗中心及产业园试点项目,促进了相关资源的集聚,推动智能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利用百度与金龙合作无人驾驶微循环车“阿波龙”的契机,重点推进智能汽车研发和产业化发展,逐步实现智能化升级,全方位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新业态。

  加速培育新材料产业

  思路决定出路,眼光决定未来。厦门火炬高新区把新材料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集群不断壮大,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众所周知,碳化硅是继硅、砷化镓等第一、二代半导体之后的第三代新型半导体材料,是制作高温、高频和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理想材料。

  芯光润泽就是专业从事碳化硅功率器件与模块研发制造并产业化发展的高新科技型企业,被列入省和市集成电路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并入选国家发改委2015年第三批专项建设基金支持。如今,芯光润泽拥有专利29项,其中20项已经完成专利申请。其中,有8项是新型实用专利,弥补了国内空白,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芯光润泽正在依托自身的碳化硅器件业务发展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构成第三代半导体新材应用生态链。

  石墨烯被誉为“新材料之王”,产业前景广阔,国家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三部委发文将其提升到“先导产业”的高度,福建省委省政府、厦门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石墨烯产业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厦门火炬高新区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并加强与厦门大学石墨烯工程与产业研究院合作,共同发起设立福建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也正在发起设立厦门市的石墨烯产业促进联盟。

  从目前来看,厦门火炬高新区发展石墨烯产业优势明显。厦门已进入产业化阶段的石墨烯应用企业大多聚集在厦门火炬高新区,石墨烯企业已超过10家。其中,烯成是国内最早盈利的企业,其首创的G-CVD石墨烯生长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常年达80%以上,且在石墨烯导热膜、导热塑料等领域多有建树。泰启力飞、泰启光辉、中凯、祥福兴、捌斗、中莘光电等园区内的石墨烯企业近年也都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可以说,厦门火炬高新区已成为福建省石墨烯产业的第一聚集地。产业聚集带来产值大幅增长,今年预计同比增长两倍,超过2亿元。

  对于未来的新材料产业发展,厦门火炬高新区提前谋划,围绕“五个一”(一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一个专业孵化器、一个产业研究院、一个产业投资基金、一个产业园),率先大力发展石墨烯产业,倾力打造厦门火炬高新区石墨烯产业聚集区,培育发展新动能。其中,石墨烯新材料专业孵化器除了通过公共技术平台为在孵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检测服务外,还向企业提供一系列专业的孵化服务:投融资方面,创新创业园已和烯成公司组建目标总规模为2亿元人民币,首期基金规模5000万元的石墨烯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入驻专业孵化器的项目:企业落地方面,将提供一站式企业免费注册设立、人才招聘与培训、政府科技项目辅导申报等“接地气”的服务,还有人才公寓、餐饮、健身等后勤与商务配套,行业沙龙、项目路演、市场对接与开拓等一大波为企业量身定制的服务,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