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将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转型、空间提质和生态修复为发展策略,引导产业由“资源依赖”走向“创新驱动”。12月6日,太原规划网公示《太原市市域空间总体规划(2016—2035)》方案,根据战略规划,太原市将打造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典范城市,具体内容为:新型产业基地与绿色发展示范区、国家能源技术革命创新型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都市、宜居宜业宜游的国家中心城市。
市域空间分市辖区和市域两个层次
在国家空间规划体制改革背景下,太原市作为我省“五规合一”的试点,承担着在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先行先试的使命。
根据规划,太原市市域空间总体范围分为太原市市辖区和市域两个层次,市辖区包括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及晋源区;市域包括市辖区和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古交市。规划期限为2016—2035年,其中,近期目标年为2020年,远期目标年为2035年。
规划以“战略引领、空间合一、实施机制”三位一体为思路,将把太原打造成为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典范城市、新型产业基地与绿色发展示范区、国家能源技术革命创新型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城市、宜居宜业宜游的国家中心城市。
规划提出,将结合太原实际,划定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划定统一的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及城镇开发边界控制线,以及若干具有太原特色的管控要素控制线,形成基本的生态屏障,实现在空间管制上的协调统一。其次,优先落实民生重点项目,促进公益类项目的落地实施,保障民生发展;制定空间规划管理实施办法,建立年度考核制度,鼓励多元利益主体共同推动规划实施,提高行政服务效能。
以太原为中心 建立内通外联交通体系
规划中,以太原为中心将建立内通外联交通体系,实现山西省内以太原为中心1.5小时交通圈。
将新建太原都市区高速公路网线,将现状太原绕城高速作为城市快速路;同步优化省内国、省干道系统,提升国省干道等级至一级路等级,实现区域联动的产业发展模式。与此同时,强化太原提升全国性交通枢纽地位。
推动综改示范、创新驱动动力。太原将担负起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实验区的历史使命,充分利用好产业基础、科研实力等优势,紧跟国际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产业延伸、更新和多元化发展为路径,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35年,全面建成安全、绿色、集约、高效的现代化能源经济体系和能源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打造成为引领山西省实现能源革命的排头兵。
太原市市域空间规划还包括核心带动,扩容提质;生态宜居,深绿之城;两城一带,文化复兴等。
本报记者 李晶
亮点
市域制定“一核、三片、两轴、多联”发展战略
一核 指太原中心城区,重点培育区域性服务职能,发展先进制造业,与晋中、阳泉、忻州和吕梁等其他城镇共同组成太原都市圈,作为山西省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载体。
三片 指太原都市区外围分别以阳曲县城、清徐县城—潇河产业园区、古交市中心城区为核心的3个综合性产业新城。
两轴 一条是南北向联系阳曲现代产业发展片区、太原中心城区和南部清徐—潇河产业新区的城镇空间发展主轴;一条是东西向联系古交、中心城区,并向东强化与晋中的一体化发展,向西联系娄烦的城镇空间发展次轴。
多联 指中心城区向外辐射的多个重要通道,包括东向的石太通道和石太二通道,北向的北同蒲通道,西向的太古和太佳通道,西南向的太中银通道,南向的大运通道和东南方向的太长通道。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