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下的这座城市,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智慧城市”呢? 12月6日, 在南京江宁未来科技城举行的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智领全球嘉年华专项活动——智慧江苏发展论坛上,院士、专家坐而论道,“全景式”地描绘出“智慧江苏”的生动场景。
高水平智慧江苏长啥样?
数字经济时代“催生”新型智慧化城市
因为互联网的普及,人类的社会生活正在快速的数据化,在物理世界之外,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数据世界。“数字经济时代,城市‘智慧化’必将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当天的论坛现场,省经信委副主任胡学同首先表示,江苏的城市智慧化建设已体现在许多方面,包括产品、技术、管理、服务等等,加快建设网络强省、数据强省、智造强省,高水平建设智慧江苏,将成为全省未来10年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今年上半年,江苏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4388亿元,同比增长12.9%,全年有望达到9000亿。”江苏省智慧城市促进联盟理事长李旻在现场分享了一组体现江苏产业现状的最新数据,并告诉大家,虽然江苏目前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全国第二,但也存在着龙头企业偏少,规模偏小的状况。
如何加快企业向“智慧化”的转型升级,无疑是攻破瓶颈的重要方向。“智能制造中最重要的环节其实是创新设计。”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一语中的地指出,创新设计是创新理念与设计实践的结合,而智能制造需要与智能工艺相结合,谭建荣举例表示,比如江苏集聚产业优势的机床、造船制造等,如果能将技术参数等智能技术融入产品设计中,必将能更精准地满足市场。“比如建立数控机床,实现机床自顶向下式的多轴联动递推分配,机床定位的精度就能从0.005mm提升到0.003mm。”谭建荣以其所在的浙江大学近期实践的创新机床“智慧化”设计的案例为例,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产品“需求”的创新设计最为紧迫,且“智慧化”是关键。
“去标识化”保障“个人”
淘金更需上紧“隐私保护弦”
“智慧化”城市里,每分每秒都产生着数以万计的数据流量,如果不能保护好个人产生的数据,对时代的拥抱难免“畏缩”。当天论坛中,国家信息中心首席工程师李新友表示,从2012年起,我国就陆续出台了安全法规政策,2016年4月更具有针对性地成立了安全标准特别工作组,其中提及的“去标识化”就对个人行为的海量数据分析作出了规范。李新友在现场强调,“去标识化”的意义其实就是,市场可以对个人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但必须是泛化的,不能具体到追踪、建设某个人的“”。
“我们要促进数据的共享开放,但必须是要在实现数据可用性和个人信息安全平衡的前提下。”李新友介绍表示,目前典型的行业分别体现在电商营销以及电子政府方面,尤其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方面,亟待建立统一标准规范,促进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互认共享,以解决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息孤岛的现状。
同样将目光投向“政府数据”的还有专家、信息管理专家徐子沛,他在现场指出一个观念:数据是政府的,不是部门的。“要加快建立数据维度上的‘整体性’政府。”徐子沛以“南京房产交易”为例,说明了政府开放数据对老百姓带来的便捷,“南京房产交易平台对接了政务办、房产、国土、地税、财政等10个部门,103个数据接口,于是,以前需要跑3个部门、交19份材料的登记,如今到1个窗口,交9份材料就搞定了。”
“数据”被视作是智能社会的“土壤”,它能孕育出更蓬勃的经济和更生动的生活。以数据为基础,近期南京玄武分局就推行了“二维码门牌+社区治理一体化工作平台”。“这个贴在家门口的二维码,不同人扫描,会看到不同的信息,以确保信息安全。”徐子沛说,例如民警扫一扫可以看到户籍信息,社工扫一扫可以看到居民的有效情况,居民自己扫描则可以完善家庭成员信息,以更方便社工的对点服务。
从“土壤”中挖掘的数据,还需要“深加工”。例如税款缴纳等信用数据可以为贷款审批做参考,水电数据对比排污数据,可以分析出是否正常排污……智慧城市的构成,需要“淘金”,分拣出有价值的数据,并进行数据融合应用。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