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打造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12-04

  以安徽省排名最高跃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48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10位、全国创新创业(双创)百强区第11位,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第65位……

  日前,2017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公布,合肥市包河区“成绩”惊艳四座。从合肥市郊区到安徽“第一城区”,再到蝉联四个全国“百强城区”,包河的每一次华丽转身,无不凝结着每一个包河人的努力汗水。

  五大平台 牵起区域发展牛鼻子

  从合肥的郊区发展成为环巢湖旅游的一颗“明珠”,又一跃成为全国综合实力48强城区,在16.8公里的黄金湖岸线书写美景,短短几年,包河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

  当前,随着互联网+、分享经济等新经济业态、经济模式的涌现,我们已全面进入平台经济时代。有人说,平台建设是区域发展的“牛鼻子”,是产业创新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包河成功秘诀同样少不了它。

  多年来,包河区紧扣“三做四创”主线,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立足“安徽新中心、品质首善区”这个目标,发挥产城一体、宜居宜业最大优势,以“五大平台”建设和“两应”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主抓手,创新推进改革、发展、党建“三大要事”,积极对标沪宁杭,全力扩大优势、补齐短板,开创了各项工作崭新局面。

  7月24日,在包河区第四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表决通过了《包河区贯彻五大发展行动计划 打造五大平台行动方案》,坚持把产业、创新、金融、政策、生活服务和社区治理“五大平台”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的主抓手。这,也成为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全面从严治党各项部署的“包河方案”,成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党建工作的“包河路径”!

  创新引领 打造合肥未来最具魅力城市新空间

  “五大平台”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平台,规划就落不了地,资源就整合不了,创新发展就实现不了。

  打造“五大平台”,不能贪一事之功、逞一时之力,必须系统思考、顶层设计,创新思维、开放推动,整合资源、精准发力,以项目导向抓实平台建设,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

  包河,不仅如此说,更如此做。

  在“五大平台”中,包河视创新平台为动力,政策平台为支撑,通过做强做优“产业平台”、“金融平台”,打造产业发展增长极,如今的16.8公里的黄金湖岸线不仅引来行行白鹭,也迎来了一批批“科学巨人”。

  “五大平台”的核心在于创新,包河积极抢抓省、市“五大发展行动”机遇,高标准编制区科创重点项目库,启动实施区科创廊道建设行动计划,着力将其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创新发展新引擎。

  有了新引擎,更需要打造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依托全国唯一的“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和全省唯一的安徽省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合肥基地两大金字招牌,包河打起科技创新、创意文化、环湖生态“组合拳”,举全区之力推进两大基地核心区——滨湖卓越城建设,着力打造巢湖北岸科创高地、创新型文化强省建设的新标杆、合肥未来最具魅力的城市新空间。

  转型升级 提升发展质量效益

  随着“五大平台”建设的推进,包河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深刻领会“创新理念上的差距是最大的差距、创新发展上的短板是最大的短板”精神实质,等高超高对标沪宁杭,补齐包河创新产业发展“短板”。

  五年来,包河区经济社会发展量质并进,地区生产总值连跨“4个百亿级”,由542亿元提高到2016年的814.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大关”,由671亿元提高到1065.1亿元;财政收入由29.5亿元提高到49.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一番”,由211.1亿元提高到493.3亿元。截至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4082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23423元,均位居安徽省城区之首或前列。

  尤其是2017年,包河坚定不移走好“质量集聚人才、人才实施创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1-8月份累计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8.86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54.6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3.9亿元,财政收入42.3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51亿元,7项指标总量位居全市城区第一,3项指标增速第一。

  与此同时,罍街AS1980、创客云谷等60多个“双创”基地承载梦想扬帆远航,微软、软通动力、甲骨文等优质科创企业和创客机构纷至沓来、竞相入驻,安徽省首批“十三五”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成功获批,滨湖卓越城、全省首个特色小镇——合肥包河滨湖金融小镇、省级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合工大智能研究院、合肥能源研究院抢滩登陆,形成了创新创业共生共存、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得益于此,今年包河区“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区”排名中首次挺进十强,位居全国第10位,在全国创新创业(双创)百强区榜单中排名再进两位,上升至第11位。

  焦点延伸

  包河“五大平台”

  产业平台 “六大板块”及滨湖卓越城、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全省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智能制造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等优质平台。

  创新平台 启动区科创廊道建设行动计划,打造全市乃至全省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创新发展新引擎,加快合肥能源研究院、合工大智能研究院建设,实施“118”创新创业工程和“滨湖英才330培养工程”,打造“引智示范区”、“人才集聚区”。

  金融平台 打造金融产业高地,推动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由“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转变,加快建设中科大金融研究院、金融小镇,积极申报省战新基地,承办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峰会。

  生活服务和社区治理平台 打造全省生活服务中心,提供最好的交通环境、医疗环境、生态环境、商务环境、休闲环境;推广“大社区”治理模式、“大综管”管理模式、区三级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构建品质生活高地。

  政策平台 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构建技术和产业、平台和企业、金融和资本、制度和政策四大创新支撑体系,筹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招商引资服务中心,推动各类扶持政策由“纸面”变成“地面”,由“白条”变成“金条”。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