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常熟举行的“2017年智能交通年会暨常熟国际智能汽车周”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现场获悉,科技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南平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移动互联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普及,汽车和交通产业正发生巨变,而智能化是现代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将在2018年正式启动智能交通转型。
常熟紧邻上海,长期位列全国百强县前五。2016年,汽车产业总产值占常熟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聚集了世界500强、世界汽车零部件企业100强企业27家,以及涉及汽车和智能交通的10多个研究单位。
凭借优势突出的产业基础,以与国家级单位合作成立“中国智能车综合技术研发与测试中心”为牵引,用“智能汽车比赛”吸引“眼球”,常熟正试图构建智能汽车产业的全链条,并以此展现出开发区转型中的“特色”。
交通变革带来庞大市场需求
一切的驱动来自市场的需求。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姜良维指出,目前公安交通领域每天会收集大约2.5亿条来自全国各地的信息,通过等新技术对“交通事故”进行分析,发现车辆设计和道路设计上存在不少需要修正的地方。
通过对交通事故数据的分析,智能化的一个重要应用在于高速上“提前对前方道路的情况进行预警”,提醒驾驶员调整车辆以减速和避让,防止连环事故的发生。
“从驾驶人的正常判断看,对行驶中车辆左右之间的距离估计不如前后充足,这是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这就提醒车辆生产企业和做智能化的企业,可以尝试进行研发,弥补人的不足,这些地方会有庞大的市场空间。”姜良维说。
此外,智能化的应用可对目标进行精准分析,可从根本上捕捉到阻挡车牌等行为,找出始作俑者。南京赛康交通安全科技公司董事长刘干认为,中国每年在交通安全领域的投入达到万亿规模,但交通事故带来的损失也超过万亿,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智能化在汽车和交通上的应用。
在“人工智能+交通”的分论坛上,来自学界、企业界的人士一致认为,缓解“交通拥堵”必须依靠智能化在汽车和交通领域的重要应用。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谭国真表示,通过国家重大项目的仿真平台研究和借鉴国外经验发现,防堵只能依靠“疏通”,智能化的应用可以实现一定范围的缓解。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智能交通产业从业者们对“BAT”的切入进行了讨论,较为担心可能会颠覆这一产业。海信集团副总裁陈维强表示,从对已有的案例总结看,互联网大佬们更偏向资本运作,因此集团近几年在智能交通领域的研发投入提高到8%,保持在2亿元/年以上,并维持增长。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