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互联网+”激活发展新动能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11-16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2015年,青岛市发布《“互联网+”发展规划(2015-2020)》,提出重点突破“互联网+”制造、商务、物流、金融四大优势产业,提升发展“互联网+”文化、农业、旅游三大特色经济,提升发展“互联网+”创新创业、民生服务、城市治理三大公共服务领域,力争到2020年,初步形成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网络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近年来,青岛破题“互联网+”,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加快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培育新经济新业态。

  1

  “互联网+工业”,创新引领平台发展

  瞄准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总结部分青岛工业企业先行先试的成功经验,青岛在全国率先出台全市《互联网工业发展行动方案》。针对行业特点各异、企业水平不一、普遍缺技术、缺资金、缺人才的情况,青岛组建了全市互联网工业联合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和服务商(国际)联盟,新设立了2亿元的互联网工业发展基金,深入区市和企业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对接活动,分行业选树了首批50个互联网工业试点示范典型,推出了150个工业软件信息化解决方案,跟踪推进了160多个建设项目,以点带面、多措并举推进互联网工业创新发展。

  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为主线,青岛重点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启动一批互联网工业试点示范,认定互联网工业平台7个、智能(互联)工厂8个、数字化车间30个、自动化生产线43条,其中7家企业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7家企业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与新模式应用项目,互联网工业示范引领效应初步显现。

  海尔集团积极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和互联工厂,工业生产整体效率大幅提升,产品开发周期缩短20%以上,交货周期缩短30%以上,能源利用率提升5%。红领集团打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依托酷特智能C2M互联网平台,进行个性化产品的工业化大生产,服装定制板块连续5年收入和利润保持100%增长。软控集团研发的轮胎生产过程中物料的自动、智能存储和输送系统,可以实现仓储建筑面积减少86.2%,人工成本减少65.4%,运营成本减少58.3%,为轮胎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

  “互联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提质增效

  2015年,青岛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在培育发展“互联网+”农业方面,我市率先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推动信息化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全市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市农业科技110公众服务平台、农业综合监管与指挥调度平台、农业专家服务支撑平台三大平台和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建设。全市发展高标准设施农业70万亩,带动8万余户农民发展高效农业,户均增收30%以上;建设现代农业物联网应用园区132个;建设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智能监测点达334个,实现了对部分高产示范基地的土壤墒情、作物长势以及病虫害防控的智能化控制。全市农业信息化水平达到58%,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7%,分别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

  由于实施了农业企业智能化管理提升工程,全市规模化智能化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达到142家,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43%。推进农产品产地市场信息化建设,建立农产品供求信息采集发布点65个,实现电子结算农产品产地市场20个,农产品中心市场、专业特色市场年交易额410亿元。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全市生鲜农产品专营网店550余家,交易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电商企业达到28家。

  农产品电子商务主体也是近年来青岛快速发展的市场主体之一。通过与淘宝网、京东等电商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本土区域电商销售平台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而本土企业也通过积极自建或利用第三方电商平台开拓线上销售渠道,开展线上线下交易,我市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55亿元。目前,区(市)级农村淘宝中心均已建成运营,胶州市和即墨分别入选全国电商百佳县,即墨大欧等4个村被评为“2016年度淘宝村”。

  3

  “互联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焕发新生机

  通过深入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层级合作,完善海陆空一体化的物流基础设施,鼓励电商企业、物流企业以及其他社会资本探索电商物流新模式,青岛正在大力推进“互联网+”物流产业发展。在青岛港码头,互联网前沿技术得到了全面的应用,诞生了亚洲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青岛中集研发了海运、铁路、航空冷藏箱产品,利用恒温取物柜,瞄准公路冷链运输的“最后一公里”开展生鲜产品运输,有效解决冷链运输滞后的“硬瓶颈”问题。海尔日日顺快线建设了城市配送智慧物流平台,聚集起9万辆车、18万创业司机,为天猫、京东等平台客户以及广大社会化企业个人用户提供“最后一公里”物流解决方案,年服务量1500万次。

  在电子商务领域,跨境电商、农村(社区)电商与全域电商配套服务体系和相关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互联网+”商务体系正在形成。海尔集团的海贸云商2016年进出口额超过34亿元。青啤集团打造青啤快购平台,2016年平台交易额超过2000万元,累计吸引会员超过50万,累计成交订单接近30万单。 2016年青岛本土71家重点电商平台实现交易额近6000亿元,占全省电商平台交易总额的45%。

  在文化领域,青岛数码动漫研究院、青岛农业大学动漫与传媒学院联合制作3D动画电影 《崂山道士》,成功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获得国家动漫精品工程动漫创意扶持奖励资金2000万元,成为山东省唯一一部电影类入选作品。海信集团通过研发“聚好看”“聚好学”“聚好用”“聚好玩”等核心应用及分析平台项目,实现了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的云平台和数字出版平台应用生态系统,促进了视频、游戏、教育、应用等数字出版物的推广应用。

  作为一座旅游特色城市,通过引导企业运用互联网为游客提供精细服务、推动青岛旅游平台建设、提升青岛智慧旅游城市发展水平,青岛旅游业焕发新生机。崂山风景区率先建成千兆光纤专用网络,整合资源构建了景区云计算中心,鼓励景区与第三方服务公司合作开展电子商务服务,促进景区在购票、路线、酒店、通知等各方面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4

  “互联网+城市治理”,提升人民幸福感

  作为住建部确定的第三批城市管理数字化试点城市,青岛数字化城管建设自2009年5月启动至今,共受理案件608万余件,结案590万余件,结案率97%,在达到智慧服务高效便民的同时,实现从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跃升。在2016年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年会上,青岛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系统项目被授予“中国智慧城市创新奖”。

  在智能交通领域,在《青岛市“互联网+”便捷交通实施方案》的指导下,青岛打造“畅行青岛”信息服务、实现“一站式”票务支付、推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推动运输企业与互联网企业融合发展,完

  善交通管理控制系统、推进旅客联程联运和货物多式联运发展等。依托海

  信集团“海信交通慧云”建设的智能交通系统不仅大幅缓解了拥堵,也大大增强了青岛市民的幸福感和城市运转效率。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科研所评价报告显示,2016年青岛市区路网平均速度提高9.71%,通行时间缩短25%,高峰持续时间减少11.08%。 “高德地图”将青岛拥堵排名由2015年的第9位降至第25位。

  在城市公共服务方面,“互联网+”也让市民生活更便捷。依托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研发的低压力线载波通讯系统,为青岛水、电、气的远程抄表、智能家电控制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预警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

  在民生服务领域,青岛以社保卡“线上支付”为切入点,开发“掌上医院”APP,除提供线上全流程就医服务外,还独创报销费用后台自动划账功能,实现了互联网与社会保障的有效关联,节省患者大量时间成本,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青岛智慧养老平台及时响应老人服务需求,应对老人突发情况,对服务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营造“一站式养老服务”。

  在服务创新创业方面,积极推进海尔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打造海尔海创汇创业平台,截至2017年8月,在海尔共享式创业平台上聚集了2246个创业项目,平台上有4316家创业创新孵化资源,1333家风险投资机构,118家孵化器空间,120亿元创投基金,15个创业创新孵化基地,为创客提供了丰富的创业资源。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