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佛山以手工业闻名,明清时位列四大名镇。如今,佛山以民营经济发达而名扬海内外,佛山民营经济以制造业为主体,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典型代表之一。
自古至今,佛山经济有着怎样的特质?佛山经济孕育了怎样的佛山商道文化?佛山历史文化丛书第一辑的《佛山商道文化》一书,从文化价值观念的角度对此进行了阐释。
昨日,记者采访了本书的作者郝伟,请他谈谈写作的初衷,并对该书的内容进行了概述。
佛山经济的“个性”
作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山商道研究所所长,郝伟对佛山民营经济及佛山历史文化颇有研究。何为“佛山商道”?在《佛山商道文化》一书中,郝伟开篇明义:佛山以民营经济发达而闻名,佛山民营经济以制造业为主体,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典型代表之一。“佛山商道”即佛山民营经济的经营之道,这种经营之道可以从经济学、管理学的角度去分析,也可以从文化价值观念的角度去阐释,后者就是“佛山商道文化”的研究任务。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意在从文化价值观念的角度,阐释佛山民营经济经营之道。
谈及写书的初衷,郝伟表示,佛山民营经济历史悠久,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文化底蕴是支撑佛山制造业屡创佳绩的深层次力量,但这一“软实力”至今还没有得到系统的梳理和论述。“目前佛山民营经济正在进行转型升级,也急需文化力量的支撑。所以,我想抛砖引玉,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郝伟说,由佛山市委宣传部指导,佛山日报社组织编撰出版的佛山历史文化丛书正好为他提供了一个机遇。
明清时代,佛山曾与朱仙镇、景德镇、汉口镇并称为“天下四大镇”,清末甚至有佛山“为天下四大镇之冠”的说法。“四大镇”之说迄今仍让佛山人引以为傲。
书中,作者通过把佛山与“四大镇”里其他三个镇的逐一比较,得出结论:雄厚的制造业、发达的产业链、高度的市场化,就是佛山经济的“个性”和“本色”。
“佛山制造”的文化性格
作为岭南的商贸中心,佛山以冶铁业为中心,带动了采矿、铸铜,以及各种金属器皿制造业和五金业的发展,同时通过提供生产工具,也促进了制陶业和纺织业的技术进步,形成较完善的产业链。佛山商贸业的繁盛,很大程度上是依托本地发达的制造业。
《佛山商道文化》一书尝试从文化价值观念的角度,重在解析佛山民营经济的成长轨迹和基本特点。作者从民生导向、领先意识、创新路径和政企关系等方面,提炼出佛山民营经济的四大特点:民生为本之道、买卖先行之务、模仿创新之路和以技相交之风。初步解答了佛山经济何以是“草根经济”,草根经济何以能成长壮大,佛山为何能形成良性互动的政企关系等问题,指出“佛山制造”的崛起及其文化性格的形成,既是千百年来中国国内政治和经济格局不断演进的结果,也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碰撞、交融的产物。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