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东莞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上,参赛选手在演示比拼机器人操作。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摄
调试好参数,参赛者控制机器人开始进行投球比拼,投球中标才能得分……22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东莞市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竞赛”在东莞智通大厦智能制造实训车间举行。经过一天的角逐,大赛决出了8名一、二、三等奖选手,他们将获得“东莞市技术能手”“东莞市职工技术标兵”等称号。
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机器人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技能人才,则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局长司琪表示,希望通过技能竞赛,促进行业技能水平整体提升,加快推动全市智能制造行业发展。
以技能竞赛带动提升技能水平,是东莞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的措施之一。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带来人才需求的变化,近年来,东莞围绕人才强市和“东莞制造2025”战略部署,把技能人才培养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举措,创新政策措施,强化技工教育,搭建多元平台,改进评价方式,加强措施激励,着力建设“技能人才之都”。统计显示,全市7家技工院校在校生规模已达2.2万人,五六年间实现翻倍,每年能够向社会输送技能人才5000多人,为全市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每年投入2亿元支持技工教育
技能人才培养,学校教育是重要抓手。在用足用好免学费、国家助学金等各类扶持政策的基础上,东莞财政每年投入超过2亿元支持技工教育发展。
据东莞市人力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共7家技工院校,办学规模逐年壮大,在校生规模达2.2万人,与2011年相比,实现翻倍,每年输送技能人才5000多人。
为了对接东莞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东莞的技工教育不断优化办学专业结构,增强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全市技工教育形成了数控、模具、服装、工业设计等为重点骨干专业的办学格局。其中,东莞技师学院理工科类专业占比超过80%,高技生占比达到88%。
在办学特色上,东莞市技师学院在全省率先引进德国“双元制”、英国“现代学徒制”等先进职教模式,目前,共开设中德、中英、中美、中加等国际合作班68个,涵盖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与制造、现代物流、机器人、酒店管理、国际贸易等19个专业,在校生达到1853人。2017年首届中德班116名毕业生全部获得IHK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率达到100%。
为了让技工教育顺畅对接企业需求,东莞注重强化校企合作,建立工学一体化培养机制。2010年起,东莞连续八年举办“校企合作洽谈会”,每年组织300多家全国各地职校技校、高等院校与1000多家莞企现场对接,合作建立实习、见习基地5000多个。
市技师学院将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流程相连接、将培训与就业相连接,与283家大中型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与广东易事特、东莞珠江啤酒等28家企业开办42个冠名班,实现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需求的精准对接。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