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众多科技成果在我市得到转化。图①:重庆数码模车身模具有限公司,焊接机器人实现规模化应用。图②:重庆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的“石墨烯柔性透明键盘”。图③:重庆跃途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教学质量评估系统”。本组图片由记者崔力、谢智强、苏思摄
核心提示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10余次提到科技、50余次强调创新。报告关于“科技”“创新”的诸多论述,让我市5100多家科技型企业和150万名科技工作者深受鼓舞、备感振奋。
到2035年,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激励着我市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潜心研究、勇攀高峰。近日,重庆日报记者采访院士、专家、科技企业和基层科技人员,围绕“创新”这一话题与他们进行了对话。
创新为魂
树立勇于担当的精神
“十九大报告提到多项重大科技成果,作为科技工作者,我深感自豪。”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下称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党委书记韦方强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科技界应当牢固树立勇于担当的精神,在新时代承担更大的责任。
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韦方强表示,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将坚持“创新为魂、市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紧密结合重庆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产学研融合,把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在智能制造及人工智能、生态环境、信息技术等方向进行了研究布局,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韦方强说,比如人脸识别,相关成果已经在金融、安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韦方强认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并非单纯地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卖给企业,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探索让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带着成果创业,或者以“双肩挑”的方式到企业兼职,对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给予支持,加快技术变成产品的进程。
对此,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已经有一些探索。“我们有3个团队的17名科研人员两年前‘下海’创业,带着科技成果投身产业第一线,为企业产品开发和升级换代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也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韦方强说。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