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于服务“三农”、扎根在最基层的村镇银行,虽然微小却释放着大能量,不断激活着村镇的经济活力。
浏阳江淮村镇银行是湖南省第30家村镇银行,2015年5月份开业。作为一个“新晋者”、“小银行”,如何生存发展,服务地方经济?“从去年12月底开始,国内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当时有不少养殖户找到我们,说想要扩大养殖规模,却遭遇融资难题。”浏阳江淮村镇银行行长胡祖越告诉记者,为了化解这个困境,他们找到当地两家饲料龙头企业,说服他们为养殖户做担保,然后向养殖户发放小额贷款,同时也要求养殖户专款专用,而且必须购买这两家饲料企业的产品。“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产业链’融资模式,让资金一直在微循环中流动,既保障了各方利益,又满足了生产需求。”
记者了解到,至今年6月末,像这样的村镇银行,全省已达33家(覆盖40个县市),下设58家支行。2016年6月末,除长沙地区外的28家村镇银行余额存贷比为58.18%,高于村镇银行所处县(市)银行业余额存贷比15.53个百分点,有20家村镇银行在当地贷款份额超过5%,最高达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