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落实金融三大任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10-19

  今年7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为我国未来金融发展确定了总基调、指明了大方向。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营业管理部高度重视,在7月21日召开的沈阳市金融形势分析会上第一时间向全市金融机构传达了关于金融工作“三项任务”的部署。几个月来结合沈阳市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要求金融充分发挥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作用,在引导全市金融机构为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源源不断地输入新鲜血液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一)加强窗口指导,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今年以来,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的调整对沈阳市金融机构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营业管理部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对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通过召开金融运行季度、月度分析例会、全市银行融资工作会议以及专题调研等形式,引导金融机构完善信贷政策,加大信贷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积极推动金融机构拓宽非信贷融资渠道。先后制定《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信贷工作指导意见》《关于做好2017年沈阳市信贷工作的指导意见》《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沈阳市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着力为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金融支持。

  (二)促进银企对接,增强微观经济活力。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年”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方式有效畅通中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信息交流。一是组织各金融机构编写《沈阳市中小微企业融资指引》,汇集了全市30多家中资商业银行170余款中小微企业贷款品种,积极向企业宣传推介,引导融资顾问进企业。二是调动各金融机构从培育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利用多种金融服务手段为企业量身定做金融产品,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今年有针对性地投放支小再贷款1.8亿元,办理再贴现14.94亿元,同比增加5.1亿元;给予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下调准备金率,直接释放资金约60亿元。引导和带动金融机构积极投身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三)强化“三农”领域金融支持,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牵头制订《沈阳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扎实推进于洪区试点工作。2017年上半年,沈阳市全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累计发放贷款12.65亿元,全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及协议抵押贷款余额10.92亿元。多措并举助推脱贫攻坚,制定下发了《沈阳市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沈阳的工作实际,以康平县为工作重点地区,推动涉农金融机构深化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造血能力。上半年,营业管理部向县支行提供扶贫再贷款限额2亿元,拉动全市精准扶贫贷款1.58万笔,金额39.3亿元。继续推动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切实做好《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落实工作。

  主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一)全面提升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保障,人行沈阳分行营管部潜心耕耘,为沈阳市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一是扎实做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建设、运行维护和推广应用工作,为全市资金清算提供良好的基础金融服务支持。二是不断扩大金融IC卡应用范围,促进金融信息化和城市信息化的融合,组织协调沈阳市内各商业银行、中国银联辽宁分公司以及第三方支付公司,加强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扩大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广度和深度。三是以征信体系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征信体系在社会经济生活各领域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2017年上半年,沈阳市共设立38家个人信用报告查询网点,企业征信系统累计为全市3.8万户企业和组织发放了机构信用代码,建立了信用档案,全市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查询量超过34万份。

  (二)金融稳定和金融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加强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和处置工作,基本实现对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风险监测全覆盖;加强对具有融资功能的非金融机构和民间融资、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等融资形态的监测。同时加强依法行政工作,有序开展行政执法信息公示,稳妥推进空头支票行政处罚改革试点工作,优化反洗钱分类评级指标体系,加大可疑交易分析力度。继续做好存款保险工作,建立问题投保机构风险监测和报告制度,完成存保评级系统测试工作。

  (三)提高金融风险监测和应对能力,维护辖区金融稳定。规范各项指标监测体系,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一是加强对辖区内各类金融机构各项指标的分析监测,继续开展大型有问题企业风险监测工作,完善金融风险应对处置预案,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二是建立完善沈阳市金融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克服沈阳市没有市级银、证、保监管机构的困难,协调辽宁省银监局、保监局、证监局,建立了沈阳市金融稳定信息共享机制,定期互通监测数据;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了非法集资、小贷公司、担保等方面信息互通工作机制。三是加大对金融领域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与沈阳市公安局联合成立“沈阳市联合整治支付结算重大违法犯罪办公室”、警银预警服务信息平台,防范相关金融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大反洗钱现场检查力度,实现了对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类别的全覆盖,维护了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稳步推进金融改革不断深化

  (一)积极推动金融支持国家重大战略方针。积极推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推进与沿线国家的国际产能合作;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充分展示沈阳在改善融资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方面付出的努力,重塑各方对沈阳经济金融发展信心。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在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的创新实践。

  (二)全力配合金融支持沈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围绕沈阳市全面创新改革示范区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细化国家优化金融生态改革试验的各项任务,结合政府政策需求,进一步深化对各金融板块的功能、业态、布局等的研究,推动金融服务方式和金融产品创新。2017年3月,营业管理部与沈阳分行共同召开推进沈阳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座谈会,就发挥人民银行职能作用、主动作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议题提出《金融支持沈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措施及建议》,共计61条措施建议和3条工作建议。

  (三)升级银企对接模式,打造线上平台。加强与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与发改委联系开展建立沈阳市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工作,同时积极推进沈阳金融(信用)网和网上融资对接平台(一库一网一平台)建设工作。通过线上线下融资对接解决银行信贷与企业需求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产融结合的日常化对接。充分利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平台,与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开展宣传推广工作,推动政府采购主体以及国有大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等供应链核心企业加入平台,积极做好应收账款在线确认,盘活应收账款存量,为企业融资提供新模式,切实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缓解融资困难。

  更深入落实三大任务

  (一)进一步发挥金融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中的积极作用。积极推动融入“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推进与沿线国家的国际产能合作。将充分利用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试点优势,规划金融资源在境内外的合理配置,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围绕境外金融服务领域,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深化外汇管理改革、加强金融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等,探索形成适应本地发展的新经验,推进区域性国际化金融中心建设。将围绕国家综合试验区政策,深耕金融科技领域,鼓励金融机构运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建立基于、云计算、区域链等技术的金融新模式新业态;尝试突破传统金融发展思路,积极适应互联网、特征,高度重视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依托聚集发展优势,力求形成新的“+金融”的发展模式。

  (二)进一步发挥金融在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服务作用。鼓励金融机构把新一轮东北振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结合起来,快速推进金融机构与重点园区、重大项目、重点行业和企业的对接工作;积极开展债券融资、投贷联动,产业基金等非信贷融资业务,拓宽支持沈阳经济发展的融资渠道。通过对科技金融领域的深入探索,将鼓励金融机构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传统行业升级改造、生态环保等有利于促进新经济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领域的支持力度,增强东北振兴发展的创新驱动力。

  (三)进一步优化金融发展环境。以深化金融改革为契机,不断形成市场化、法制化金融运行发展机制,不断督促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逐步合理调整业务结构和经营数据,实施稳健经营。健全地方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优化社会信用环境,扩大征信产品覆盖范围。加强金融与公安、检察机关、海关等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和情报会商机制,切实保护金融消费权益。加大对金融人才的培养和高端人才的引进工作,推动成立“金融助力沈阳振兴发展智库”,对接国内外知名金融智库平台,致力于深度挖掘国家各种政策利好,结合沈阳自身产业特征、区位特征、资源禀赋特征,加强政策宣传,为政策转化为沈阳实际发展提供成分有效的智力支撑。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