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宁全部工业增加值全年共完成1063.14亿元,比2011年增长68.8%;工业占GDP的比重达28.7%,比2011年提高1个百分点,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23.7%。
打造工业“旗舰”
超亿元企业5年增加333家已达633家
接线、检查线路转向架、完成车辆落车……在邕宁新兴产业园南宁中车轨道交通总成车间,南宁地铁2号线的车厢一节节被制造、组装出来。南宁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谏告诉记者,目前地铁“南宁造”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近年来,南宁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重点产业,打造一批千亿元园区、千亿元产业、百亿元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富士康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落户南宁江南工业园区,带动了一大批产业链辐射发展。目前,富士康南宁科技园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顶盒制造基地。亿元企业支撑增强,全市产业结构由资源加工型向加工制造型转变,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呈现集群化、链条式发展趋势。
随着重点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在工业体系中的比重越来越高,新旧动能加快转换,重点产业引领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将为南宁市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数据说话
2016年,南宁产值超亿元企业达633家,比2010年增加333家。其中,百亿元企业有2家,富士康集团超300亿元;10亿元以上企业达53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宁三大重点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从2011年的469亿元增加至2016年的1328.7亿元,年均增长23.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从26.9%提高到37.6%。仅2017年1月—8月,三大重点产业产值合计同比增长17.62%,占全市产值的38.3%,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产业创新跨越
全市有80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
在南南铝生产车间,智能机器人轻松操作,一分钟就能生产出一件成品。据悉,南南铝还将在新的生产基地追加1亿元的智能投资生产。南南铝相关负责人表示,南南铝将实现产品向新能源汽车部件等铝精深加工智能制造转型,装备向自动化、智能化高端制造转型。
记者还了解到,上海明匠自入驻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后,与南宁的糖业等更多企业开展了工业化智能改造。
创新跨越, 产业朝智能化高端制造转型。目前,南宁重点建设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经开区生物医药平台、高新区生物工程中心、富士康东盟硅谷科技园、广西石墨烯研究院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台,平台带动聚集作用正在显现。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