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北京市科委联合举办《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简称“技术创新行动计划”)之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专项系列成果新闻发布会。
北京市科委作为专项的牵头组织单位,会同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交通委、市重大项目办等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按照市委常委会有关部署,加强推动专项实施,形成了系列成果。
2014年,北京市政府发布实施《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专项抓住国家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机遇,依托北京现有研发和产业优势,以提升高端装备研制水平、提升工程技术服务能力、加大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及示范应用为重点任务,支持企业为主体的轨道交通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专项实施以来,北京市科委联合相关委办局,围绕轨道交通高端制造、技术服务、工程服务等高端环节完善产业链,布局了90多个项目,带动了超过7亿元社会投资,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进展。
面临新形势主动做到“三个对接”
一是对接首都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构建。信号、制动、网络控制等与系统集成高度关联的核心部件研发具有优势,工程施工和技术服务业整体优势明显、高端环节市场优势突出;根据构建首都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占用土地资源要少,耗水耗电耗油等要少,用人少无污染”的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宗旨,重点支持具有优势的工程技术服务等高端产业环节及信号、制动、网络控制等核心关键部件。
二是对接“十三五”时期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按照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以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创新中心建设、首都经济结构调整等为目标,以突破重点关键技术、建设创新服务平台、提升产业集成能力为主要发展路径。
三是对接国家战略要求。瞄准“高铁走出去”装备全面自主化需求,积极支持本市企业参与国家战略工程——中国标准动车组制动闸片、齿轮箱等零部件研发和应用。瞄准京津冀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需求,提前布局了城际铁路、现代有轨电车、中低速磁悬浮等相关技术和产品研发。
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
一是保持行业龙头带动作用和骨干优势。瞄准国家铁路高速化、重载化等重点发展方向,进一步发挥央企科技和产业的主导作用,侧重通信信号、工程技术服务等优势领域,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装备自主化、国家工程急需新产品开展技术攻关,加强创新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
二是促进民营企业技术引领和快速成长。支持一批拥有专项技术特长,具有铁路准入资质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在铁路检测、监测、维修等细分领域开展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研发,保持了企业在细分领域的引领作用,成为行业标准制定的技术主导者。
三是助力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针对全市传统装备制造企业,支持企业开展产品结构调整、系统集成、服务模式等方面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国中车所属四家制造企业腾退原有机车、车辆制造和维修业务,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中国铁建利用房山区工业用地,开展技术研发、国际合作,建设铁路养护机械、工程施工装备系统集成、展示、销售、服务和合作的国际化平台。
四是推动轨道交通科研条件不断完善。
引导和支持企业布局轨道交通市级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27个,实现装备制造、通信信号、工程施工、安全运营等主要领域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