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苏州市就最新制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若干措施》《关于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若干措施》和《苏州市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简称"31"政策文件)进行了说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就新政进行了解读,制造业企业代表、科技人才代表、海外引才合作组织等畅谈了对苏州创新政策环境的认知和希望。
记者注意到,此次苏州市出台的推进创新驱动发展"3+1"政策文件给广大企业和人才送上了一个“大礼包”。一方面,政策的含金量很高,其中很多奖励措施超过以往;另一方面,政策的改革力度大,特别是在人才使用和管理机制方面,突破幅度大。同时,此次一系列政策充分结合苏州实际和创新重点任务,针对性强,体现了地方特色。
40条人才新政,要让苏州人才培养和引进更具优势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办主任胡卫江介绍,此次我市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了40条人才新政,是历年来分量最重、含金量最高的人才政策,也是继2010年“姑苏人才计划”以来又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举措。
七大类人才构建苏州人才“金字塔”
【现场声音】
苏州蓝海彤翔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鲁永泉:
苏州的人才政策非常完善。2012年,我带着9位博士到苏州创业。博士创业,技术等各方面都没问题,但由于缺乏起步资金,企业初创阶段十分艰难。这个时候,苏州的人才政策帮了我们大忙。2012年,我在苏州高新区成立苏州蓝海彤翔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当年就获得苏州高新区领军人才资助,2013年还获得江苏省双创人才资助。来苏州三年多时间里,我先后获得区级、市级、省级等各项人才项目资助3000多万元,这些资金帮助企业度过了初创期。
目前“蓝海彤翔”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中国最具价值的文创企业排名中名列第一。企业业务已经覆盖了北美、日、韩、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等。去年企业营业额5亿元,今年将达到15亿元。
【政策亮点】
此次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主要包含“一政策、一平台、三机制”,即实施更具竞争优势的人才培养与引进政策,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人才使用与管理机制,打造更加系统完备的人才培养发展平台,完善更加便捷周到的人才服务机制,健全更加坚强有力的人才优先发展保障机制。
胡卫江说,苏州市人才新政紧贴“一基地、一高地”目标,力图构建更加完善的“金字塔”式人才政策架构。首次将我市人才队伍梳理成顶尖人才、领军人才、紧缺人才、后备人才四个层次,同时,把企业家人才、国际化人才、高技能人才作为重要的队伍,对应创新实施“七大工程”。
在具体的人才政策中,首次重磅推出对顶尖人才及重大创新团队这部分“塔尖”人才的引育政策,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对领军人才、紧缺人才、技能型人才等“塔身”、“塔基”人才的政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出台的人才新政中,不仅有对人才的奖励,还首次提出了对引才单位的奖励,以此充分激发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政策明确,未来五年,重点培养一批具有成长为两院院士潜力的人才,并争取入选2-3名,给予入选人才200万元奖励,并给予培养单位500万元奖励。引进中国或发达国家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等顶尖人才的,按“一事一议”给予支持,并给予引才单位最高500万元奖励。
政策“松绑解套”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现场声音】
法国海外留学人员创业者协会创始人、会长李天伦:
我们协会作为苏州市人才工作海外合作组织,每年在法国举办“赢在苏州”国际精英全法创业大赛,每年征集项目100多个,成为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创业大赛之一。此次苏州推出的人才新政40条,有一大亮点是强调了人才国际化,如建立外国留学生创业基地,吸引外国留学生留苏就业、创业,建立孵化器等等。协会将继往开来,配合人才新政,继续为苏州引进国际化人才和项目。
【政策亮点】
胡卫江表示,我市的人才新政凸显科学和精准,不求面面俱到,而是捏紧拳头集中发力。
人才新政在政策创新的同时,瞄准长期以来制约人才发展的瓶颈问题,力求率先探索突破。比如,在评价方面,首次提出探索“人才举荐制”,探索开展职称自主评审试点。在引进方面,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可在原额定编制外,另设特聘岗位,不受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流动方面,鼓励科研人员离岗创业,5年内保留人事关系。在激励方面,不仅给予承接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每年最高50万元资助、单个项目最高500万元资助;同时,首次提出“一个不限制、两个不纳入”,即科研项目取消劳务费比例限制,科研人员承担横向科研项目的绩效奖励、职务发明转让收益用于研发人员奖励的部分,均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等。这一系列“松绑解套”的改革措施,将有效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六大政策支持,推动“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跨越
按照《中国制造2025》战略,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都确立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并制定了相关纲要和行动计划。此次出台的《关于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若干措施》,旨在深入推进“一基地”建设。这一文件梳理汇总了我市既有做法,提出了一些新的政策支持点。《若干措施》分6个方面28条,并提出了2020年前力争达到的目标。
对首次入选世界500强的企业奖励3000万
【现场声音】
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佩杰:近年来,“永鼎”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尤其是在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3年,“永鼎”就建成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今年我们已经申报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在《关于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若干措施》解读中,我听到许多苏州鼓励企业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的内容,特别是“对新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的企业,一次性给予不超过200万元奖励”这一条款跟我们企业非常契合,支持力度也很大。我们也希望借着政策的东风,建设好“永鼎”的创新载体,加快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