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16年首批重点产业紧缺人才拿到了证书。目前,大连已建立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年度编纂发布制度,并根据需求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和高技能人才开发计划。
19人——今年首批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领“证”
昨天,由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大连市人才服务中心创办的“人才咖啡”正式启动,这是本市成立的首家人才主题咖啡店,以“以情聚才、创赢未来”为主题。大连市人社局局长邸树军,大连市人才中心主任王强为“人才咖啡”揭牌,并为大连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代表颁发了证书。同时市人才服务中心组织重点产业人才代表围绕我市“5+22”人才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了座谈交流。
根据大连市人社局发布《大连市2016年度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开发目录》,今年本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涉及四大产业、20个行业的407个岗位。调查显示,紧缺岗位行业的前三位分别是装备制造业、船舶工业和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昨天,首批19名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领取了证书。据了解,这些产业紧缺人才在薪酬津贴、住房补贴、子女就学等方面专享优惠政策。
据了解,2016年,大连将为高层次人才发放安家费,计划使用资金4672万元;对500名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发放补贴,计划使用资金720万元;对新就业或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安排保障房2000户,计划使用资金880万元;拨付高技能人才赴海外培训补助资金141万元。
249万元——本市重金助推企业博士后项目
根据大连市人社局发布的消息,大连市政府日前向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连医诺生物有限公司等25家企业博士后设站单位、56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发放2015年度企业博士后项目资助资金249万元。
作为青年人才的优秀代表,博士后人才是推动理论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中坚力量。博士后人才进入企业从事科研工作,对于促进产学研用结合、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集聚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推动博士后事业蓬勃发展,本市出台了《大连市企业博士后人才集聚工程实施方案》等鼓励政策。目前,新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企事业单位,可分别获得一次性50万元和20万元建站资助;设站单位每招收1名企业博士后,可享受2年总额6万元科研项目资助;企业博士后全职在站的,可享受2年总额4万元生活补贴。
据统计,2006年至2015年期间,市政府累计投入企业博士后项目资助资金达1700余万元。
截至目前,本市相继建成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2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4家。其中,本市“5+22”人才新政出台实施以来,就新增大连港集团、一重加氢、大连大学中山医院等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大连北方互感器集团有限公司、大连豪森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11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2006年以来,全市设站单位累计招收博士后逾300名,年在站博士后60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