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四军”创业主体,服务新民营经济发展。今年以来,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武汉市创业天使导师团对创业服务提档升级,着力改进创业服务质量,为毕业大学生、“海归”人才、科研院校技术人员、职业经理人等“新四军”提供有效创业服务,增强“新四军”获得感。
今年,武汉创新实施“四大资智聚汉工程”,无论是大学生留汉、校友回汉、海归来汉,还是科研成果的就地转化,优质的创业服务都是让人才留在武汉的最强理由。
今年初,武汉市创业天使导师团对“创业之家”进行全覆盖,创新实施“驻场创业计划”提升创业服务质量,落实创业服务的“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要求,多举措优化创业服务,着力以创业者为中心打造服务生态体系,让创业服务走到创业者身边,让创业服务随时在创业者身边,让创业服务真正走进创业者心中。
随着系列举措的深入实施,武汉创业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越来越多的“新四军”积极投身创业浪潮中。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8.36万户,同比增长25.95%,总量达100.99万户,首次突破百万大关。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期,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上发布了《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在“海归”最想选择创业的城市中,居前五位的分别是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武汉,武汉成为“海归”创业五城之一。截至去年底,我市建成115家众创空间和73家大学生创业特区。
今年以来,武汉创业服务以让创业者更有获得感为目标,整合优质创业服务资源,着力优化创业服务生态,培育创业“新四军”成长壮大,为武汉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强劲动能。
覆盖2000名大学生创业者
创业服务升级,探索帮扶大学生创业的实效模式。今年初,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武汉市创业天使导师团与联想之星加速器联合开办“驻场创业计划”,创设大学生实战培养体系,探索卓有成效的创业服务模式。目前,经过首期“驻场创业计划”筛选出的10个项目正在进入投融资对接阶段。
第四次创业
他把整个核心团队都拉入“驻场创业计划”
今年,我市首个“驻场创业计划”启动以来,相继走进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10多所高校进行宣讲招募项目,通过前期项目筛选、一对一面试等环节,共有66个项目团队进入“驻场创业计划”特训营。
据了解,“驻场创业计划”特训营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通过对创业团队进行层层筛选、不断升级打磨项目,最终筛选出10-15支团队落地项目或组建公司并获取投资。
据介绍,“驻场创业计划”包含大学生创业宣讲、项目特训、项目创新提升及种子基金,系统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驻场创业计划跟我以前见的创业培训活动完全不一样。”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刘泽在参加“驻场创业计划”后对项目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
刘泽直言,刚接触“驻场创业计划”时,持怀疑态度,但是参加完初期的培训后,他就决定把核心团队都带进来,“团队成员多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正好需要磨练。”
去年初,连续三次创业受挫的刘泽又开启第四次创业,创办武汉市天泽润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这是为大学生提供兼职实习实践,定位“校园兼职管家”,为大学生提供靠谱的社会实践成长机会。
大一时刘泽初次创业选择移动互联网校园3C产品推广,“当时覆盖了武汉市40多所高校,建立了强大的代理团队,最高峰的校园代理多达150人”。可是后来核心团队方向不一致,他选择退出。后面两次创业中,有个项目还拿过百万级天使轮,但市场销售、团队管理等没有成熟,都夭折了。
他的第四次创业项目“校园湃”经过一年多发展,目前已覆盖了武汉24所高校,“驻场创业计划依托武汉市创业天使导师团,指派优秀导师和投资人给予辅导,现在有几家投资方正在谈项目。”刘泽说,真心感谢大学生“驻场创业计划”这个平台,感谢工作人员扎实的工作和付出。
“驻场创业计划”平台
投资人与创业者一对一深入交流
今年首次推出的“驻场创业计划”已覆盖2000多名大学生创业者,“驻场创业计划”特训营对项目长达半年的辅导期,帮助创业项目实现从方案到公司落地,从团队、产品、市场、服务以及对接融资都展开了实质性的帮扶,创业导师们以市场为导向,发现和解决真正的需求,培养项目分阶段实现目标,从而提升创业成功率。
近日,刚从湖北工业大学毕业的徐旭将自己在大学期间的研究成果转化成产品,他把研发出的货车制动鼓红外线温控仪运用在长途货车的喷淋降温上,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
“货车在长途跋涉中,频繁使用刹车会导致其‘热衰退’,使得刹车片变软,易发生车辆失控,刹车鼓温度过高亦会直接引起轮胎自燃,严重危害到生命及财产安全。”徐旭说。
目前长途货车大多加装了喷淋降温装置,但是存在对货车制动鼓温度预测并不精准的难点,导致过于提前启动喷淋降温系统,浪费车上的水源;喷淋过晚,温度升高容易造成爆鼓现象。
徐旭团队开发出货车喷淋降温装置,能有效地将制动鼓的温度控制在安全线以内,能够做到制动鼓温度的精准呈现,并及时报警自动喷淋。
今年6月,徐旭在参加“驻场创业计划”时,武汉市创业天使导师、武汉赛伯乐绿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李珂表示对徐旭的项目有兴趣,并在活动结束后与其进行深度交流,建议他的市场策略应重点放在有需要的企业级用户,例如物流、保险公司;承胜创投投资总监蒋正轩对该项目的市场竞品和如何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壁垒提出建议,提醒创始人要更深入调研和分析,以便应对市场中各种不确定因素。
“驻场创业计划”
助大学生创业突破三道瓶颈
“大学生创业者缺方向、缺人、缺钱,这是三个需要突破的关键点。”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创业促进处负责人表示,推出“驻场创业计划”就是要讲求实效,把最终筛选出的有市场前景和价值的项目公司化,帮助大学生创业者提升对行业、市场、技术、团队的认知水平,并在实践中不断打磨实现飞跃,从而提升创业成功率。
据了解,在“驻场创业计划”中,为了让大学生创业者找准方向,“驻场创业计划”专职导师会用投资样本和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创业机会,帮助大学生创业者确定项目方向,通过商业模式梳理,最终确定项目并落地实施。
同时,为了帮助大学生创业者提升对自己的认识,并学会寻找和管理团队,“驻场创业计划”通过武汉市创业天使导师、创业之家与武汉创业服务联盟、高校创业学院、武汉各大高校实验室、十一大工研院行业实验室和国家级研究所的人群建立合作,储备全面高潜力创业。
据介绍,“驻场创业计划”联合在汉的20余家投资机构,对项目进行投融资辅导并对优秀项目进行投资,下一步“驻场创业计划”将设立武汉大学生专项创业种子基金和公益基金,为脱颖而出的团队提供资金及资源支持,帮助解决大学生创业缺资金的问题,最终助推项目走上快速发展通道。
武汉市创业天使导师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驻场创业计划”是助力武汉“留住百万大学生”发展战略的重要推手,为大学生们提供专业系统的创业培训和实战训练,帮助大学生创业者从一个实战项目开始,逐渐验证技术、组建团队、获得资金,形成一个优秀企业。
160位社会精英争当创业服务一线志愿者
创业天使导师团成就一批“隐形冠军”
2017创业星光大道之机器人创新挑战赛
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帮扶创业者成长,武汉首创创业天使导师团,历经9年,创业天使导师团已成为武汉的一张名片。
目前,第四届武汉市创业天使导师团的160位导师活跃在创业服务一线,他们公益帮扶创业者成长,成为武汉这座创业之城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一批创业者在导师帮扶下
成长为创业榜样
“用行动留住百万大学生在汉创业就业。”今年初,武汉喊出“留住百万大学生”的最强音,3月,创业天使导师叶青、赵峰、白玉、潘和咏等联合武汉依迅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付诚、湖北泓峰律师事务所律师童志敏等企业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40余人向全市发出“留下百万大学生”倡议。
近年来,我市一批创业者在导师团的帮扶下,成长为我市创业领域的标杆。武汉理工大学学生王寒在读大一时,就与人合伙开公司进入“3D”技术打印珠宝领域创业,王寒在创业期间得到武汉市创业天使导师、武汉理工大学教授白玉的指导与支持,对接导师团的投资人、企业管理等创业资源,三年来王寒创办的君珀珠宝已累计营业额超3000万元,创业、学业两不误,如今她既是企业的负责人,也是武汉理工大学的一名研究生。
“她的项目比较熟悉,作为大学生创业,她做得很不错,一直在关注,”创业天使导师、深圳达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业务合伙人兼华中区总经理廖敏说,“这么多年,我们这些创业天使导师对王寒的项目大多比较熟悉,她一直也很努力,有时候导师们碰到了会聊下她的项目,给一些指导性建议。”
创业公益帮扶薪火相传
9年来,武汉市创业天使导师团曾经帮扶的创业者,又成长为新一代创业导师,受恩与反哺,创业公益帮扶在薪火相传。
2009年,两点十分数码科技创始人王世勇在导师团的帮助下,对接了很多创业资源,企业进入发展快车道,次年,他被评为武汉市创业“十佳”。
近期,已是武汉市创业天使导师的王世勇与峰瑞资本合作成立了武汉首支由文娱公司与资本合作成立、首期为2亿元的投资基金,帮助武汉的文创项目成长,培育壮大武汉文创产业。
王世勇多个场合提及,对武汉市创业天使导师团有着天然的感情,他的成就离不开当年导师团的支持,如今反哺更是一种情怀,也希望成长起来的创业者能够“雄鹰”带“雏鹰”,互相提携,共同发展,为武汉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一批创业者成长为“隐形冠军”
武汉市创业天使导师团搭台,帮扶导师与创业者对接,建立起创业的“自我服务”生态。
今年7月,瑞芙贝光电的单月销售量已超过千万,而在十三年前,瑞芙贝创始人张进为了研发LED高频高压脉冲传输,他辞掉了工作,卖了房子,借了父母养老的钱,期间也被家人多次劝阻。
历经艰辛,他从未放弃,去年,他首创的“1000瓦分布式亮化照明系统”获得国家3C认证,今年该技术进入产业化,引领整个LED行业技术变革,迎来收获期。
“感谢创业天使导师们的一路相伴。”张进说,2012年,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阻力,先后投入700多万元,产业化还遥遥无期,他找到了武汉市创业天使导师团,刘智敏等多位武汉市创业天使导师齐力帮扶,鼓励张进继续研发创业。
当年在创业路上的张进,在技术上是专家,但是对资本、管理这些创业路上必须要迈过的坎,他几乎一无所知。2015年8月,在武汉市创业天使导师陈刚等人的帮助下,重新梳理项目商业模式,凭借过硬的技术优势,张进获得“光电之星”创客大赛一等奖等,他的项目更是在大赛中获得投资人青睐,当年底张进获得A轮500万元的融资。
2016年瑞芙贝迅速成长,并在广东中山建立了4000平方的灯具生产基地,当年9月获得科技部火炬中心立项,今年预计产值达到1.5亿元,成为武汉又一个引领行业发展的“隐形冠军”。
9年来,瑞芙贝、两点十分、君珀珠宝等一批企业在武汉市创业天使导师团的帮扶下,从一粒粒创业种子成长为业界瞩目的“隐形冠军”。
59个“创业之家”结成全覆盖服务网
“创业之家”成“资智回汉”对接窗口
今年初,武汉市创业天使导师团将“创业之家”网点进行了扩容,截至目前,“创业之家”从去年的32家扩容到59家,基本实现了对全市创业街区的覆盖。
聚是一盘棋,散作满天星。为建设我市创业服务体系,2014年起,导师团开始在武汉三镇设置咨询服务网点,并尝试设立“创业之家”,定位于“聚集资源,服务身边的创业者”,在全市范围内与高校、孵化器及各类众创空间携手打造创业服务窗口,通过驻点创业天使导师和自聘帮扶专家,定期开展创业门诊、创业沙龙等公益活动,答疑解惑、传递信息、对接资源,形成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创业服务社群。
经过前期的摸索,武汉“创业之家”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运营模式,今年起,武汉市创业天使导师团对全市200多家孵化器、创业基地、创业园区进行上门考察,并“一对一”进行创业服务体系贯标,新签订“创业之家”共建协议27家,全市“创业之家”达到59家。
今年4月,从苏州回汉创业的刘国涛已成了“创业之家”的常客,刘国涛说,当年他在武汉读完大学时,能够留在武汉发展的工作机会很少,他和同学们纷纷前往东南沿海城市。
经过10多年的在外打拼,刘国涛选择回到武汉开创自己的事业,“刚开一家互联网公司,只要有空就来参加创业活动。”刘国涛说,创业活动是他了解武汉市场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希望能在创业活动中配齐他所急需的创业资源,融入武汉的创业浪潮中去。
现在,“创业之家”已布满江城,近期,江汉区武汉火凤凰“创业之家”里连续举办三场创业分享活动,主题涉及投资对接、企业管理及企业家商务形象管理,而在“创业之家”的朋友圈中每天都有创业活动一轮轮地刷屏。
今年上半年,“创业之家”已举办创业服务225场,通过推进“创业之家”的建设,我市创业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聚合导师团和社会优秀创业服务机构资源,聚焦不同主题,定期开展公益活动,深度服务创业者,同时通过横向交流、合作,让武汉优秀的创业服务机构有新的成长。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