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不变密钥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09-19

  外贸进出口、出口分别保持全国大中城市第四、第三,使用外资规模始终居于全省前列,境外实际投资额实现全省“十二连冠”,外贸规模突破3000亿美金……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外向型经济已成为苏州的优势和特色。即便在过去几年整体下行的外贸形势中,苏州仍展现出了中流砥柱的风采:外贸进出口、出 口分别保持全国大中城市第四、第三,使用外资规模始终居于全省前列,境外实际投资额实现全省“十二连冠”,外贸规模突破3000亿美金……不过,随着全球 市场走软、国内经济步入换挡期,苏州外贸也走到了调整升级的关口。面对发展新常态,苏州正积极探索开放新路径,为争取新的开放红利积蓄动能。

  □记者曾雅文

  跟着“一带一路”苏企深入全球布局

  黄沙飞舞,驼铃叮咚,2000多年前的商人,在渺渺西域跋涉出一条繁华的丝绸之路。2000年后,奇妙的姻缘穿梭时空再度接续。随着2013年“一带一路”成为国家级顶层战略,一批苏州企业也踏上了布局全球的新征程。

  海格,一个诞生于苏州的中国客车品牌,凭借精湛技艺蜚声业内。历经18年发展,海格已成长为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和“出口一类企业”, 所造客车行销全球100多个国家与地区。2015年10月,借助“一带一路”深度布局海外市场,海格向沙特出口1200辆校车,完成了中国客车出口沙特市 场的全年最大订单。

  隆力奇,苏州自主品牌的另一杰出代表,近年来不断加速国际化市场运营,先后在海外市场发展了近20万名经销商,在138个国家或地区注册商标, 在全球设立了八大研发机构,主导产品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董事长徐之伟表示,未来隆力奇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战略,于 2017年完成在“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全覆盖,为经销商打造国际化的事业平台。

  就在海格、隆力奇奋力向前时,广袤的西伯利亚大地上,满载“苏州制造”的“中欧班列(苏州-华沙)”(即原“苏满欧”)正穿山渡水,飞驰向西。 这列从苏州始发、经满洲里驶抵欧洲的特殊货列,是苏州对接“一带一路”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自2013年9月运行以来,该班列已成为华东地区连接中 亚、欧洲的重要陆路国际运输通道,2015年共计发运货值8.66亿美元。据苏州高新区综合保税区介绍,班列经过两年多的稳定运行,已具备丰富的操作经 验,目前正不断探索新产品、新业务、新线路,并根据需求开发个性化的物流产品,为外贸企业提供更多便利。

  提升外包附加值发展新引擎释放能量

  作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一,苏州的外包业务基础良好。“十二五”期间,苏州将发展服务外包作为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举措,累计完成服务外 包接包合同额401.09亿美元,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214.42亿美元,5年分别增长了4.25倍和3.94倍,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服务外包产业成为我 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外贸转型升级,苏州外包业的姿态愈发积极。始创于1978年的江苏永鼎,伴随改革开放的东风而生,经30多年苦心经营,建立 起了行业领先的线缆制造基地。近年来,公司着力拉长产业价值链条,从单一制造商转向集“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的国际工程总承包商,在东南亚和非洲几个 新兴市场上取得良好业绩,累计合同总量近10亿美元。

  文化创意领域,则喷涌出了强劲的原生动力。企业化被动为主动,身位腾挪之间,是整个产业结构的提质升级。以动画为例,早在20世纪90年代,苏 州就拥有东南亚最大的2个代工动画工厂,规模达到2000人,服务外包人员达到上万人,是谓动画加工的“黄金时代”。不过随着技术进步,原创大幕徐徐揭 开,苏州文化出口的步伐开始加速。

  苏州欧瑞动漫,是目前国内动漫企业“文化走出去”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并于近日被评为“2015-201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该公司从 2013年开始实践“文化走出去”战略,每年在文化走出去上的投入超过500万元人民币。迄今已与超过70个国家的600多家影视、传媒、动漫机构建立联 系,并开展了一系列国际合作,包括国际版权交易、联合制作、人才交流、服务外包等。据市文广新局介绍,近年来我市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成绩不俗,2015年 全市文化和娱乐服务进出口达2275.71万美元,同比增长66.32%。

  加码改革与创新  开放大市谋变开放强市

  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也是苏州外向型经济迈向更高层次的必由之路。今年8月10日,商务部副部长钟山一行来苏调研外贸工作情况。苏州市委副书 记、市长曲福田在会见时表示,苏州高度重视开放型经济工作,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开放与创新双轮驱动,在外贸稳增长、外资企业转型、招商引资、“走出去”等方 面不断推出新举措、探索新路子,努力为全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多作贡献。

  面对日益严峻的外贸形势,苏州从企业到官方都在积极探路新举措、新模式。搭车“一带一路”,是向外拓展市场;加速技改,则是制造业企业对内挖潜的应招。

  作为国内首家电梯行业上市企业,康力电梯近年来通过自主研发,开始涉足商用机器人领域,并积极建设物联网,试图在智能制造方面先登捷足。做代工 起步的科沃斯,转型智能产品研发,一款扫地机器人卖成同类产品中的“网红”。伴随企业转型升级,苏州外贸方式不断优化。市统计局调查显示,“十二五”时 期,我市一般贸易进出口、保税区进出境仓储或转口贸易占比分别提升了8.3和10.9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苏州开发区建设迈上新台阶,外贸环境日益完善。“十二五”时期,全市新增6家国家级开发区、4家综保区;至2015年末,全市国家级 开发区数量达到14家,成为开放型经济的先行者和主力军。今年4月,中国(苏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启动,苏州成为全国唯一获批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 地级市。在苏电商企业聚美优品副总裁周涛称赞说:“作为提振外贸经济的新模式,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必将成为苏州一块分量十足的金字招牌。”

  正所谓“变则通,通则久”。近几年,苏州政府亦加快了职能转变。围绕经济领域改革为重点,简政放权、削减审批、降低门槛、优化服务,积极推进国 家和省级赋予的改革试点任务50多项,全力营造开放、包容的经济环境。2014年,苏州工业园区被列为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

  回望过去,苏州积累了丰富的开放经验,收获了丰厚的改革红利。如今,我们正以更加充盈的底气与信心,去开启一个值得期待的新五年。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