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灯光和人气,是一座城市活力与魅力的晴雨表,是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风向标。几年来,石家庄不断完善夜经济配套设施,休闲业态更趋于多元化,城市综合体、特色街区等夜经济品牌项目数量和质量持续提升,点亮了城市新生活。
高德地图近日发布的2016年第2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石家庄的夜间生活活跃度在京津冀地区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
石家庄的夜晚,市民出行人数在30多万人次,商贸企业夜间营业收入占到全天的20%左右,年均增长15%以上。2011年以来,石家庄累计投入夜经济建设引导资金1.3亿元,带动社会投资上百亿元。
自夜经济建设开展以来,石家庄重点商贸企业夜间营业时间都在22:30左右,节假日自然闭店。来自滴滴出行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与许多城市出行呈早晚两个高峰不同,随着夜经济的繁荣,石家庄市每天会出现3个出行高峰:7:00-8:00的上班早高峰,17:00-19:00的下班晚高峰,还有21:00-22:00的夜经济“夜高峰”。
“发展夜经济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改善省会市民生活习惯,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一个抓手和载体。” 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孙瑞彬说。
各部门合力“护航”夜经济建设,商务、发改等部门为延时营业企业申请电费补助资金;城管部门积极推进中山路提升改造,为企业举办户外活动提供便利;体育场馆、公交线路分别延长夜间开放和营运时间,园林部门延长公园、广场照明时间;针对夜经济集中区域,公安部门加大巡逻频次,护卫市民安全出行,共同推动夜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今年,夜经济搭载移动互联网快车,建立新媒体平台,让市民在“指尖”消费潮流中即可感受繁荣的夜经济。石家庄市夜经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石家庄夜经济”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夜经济活动信息,并向市民派发红包,吸引了万余市民关注,直接带动消费300万元。
从2011年首个建成的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到雄踞城市商业中心的勒泰中心,再到去年刚完成改造提升工程的新北国商城,以及海悦天地、东胜广场……短短几年时间,石家庄就涌现出了14座城市综合体。
海悦天地,每晚都有数千人体验泛舟水上的休闲生活;180米长的威尼斯风情水街,350家精品名店排列两侧,各种小吃、饮品店点缀其中,还有适合不同年龄层市民的娱乐项目。每年5月底6月初,有美食街之称的勒泰中心庄里街就会举办“全城盛宴”活动,为市民提供上百种美食,活动期间,这里每天的客流量都有数万人次,参与商家赚得盆满钵满……创新的城市综合体建筑结合步行街的搭配模式,既能满足市民接触自然、重温“逛街”感觉等具体需求,又保证了夜经济的持续效应。
从六年前5条增至如今17条的特色商业街,环境愈加优美。在联邦东方明珠地下商街,人们可以欣赏到罗马雕塑、喷泉水景及油画壁画等欧洲风情的景观建筑;在广安大街中心线商街,有琳琅满目的商品供市民选购;在新石中路夜观光街,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小吃、手工艺品汇聚起来,让人们不仅有好吃的,还有好玩的。
另外,洪顺曲艺社的相声小品、大鼓评书、“非遗”展演,每周社区、广场的彩色周末文艺演出,在近年来的精心打造和市场培育下,也已经成为夜经济的名品牌。
今年,参与晚间延时服务的商企达到95家,比去年增加28家。一些商企将服务延伸,夜间免费停车、免费修补衣物、免费美容讲座、互动游戏等服务。夜间消费已成为石家庄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增长点。今年4月15日至8月5日,石家庄延时营业重点企业实现夜间销售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15.3%,占全天收入的19.1%。12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夜间客流量累计突破2000万人次,占白天客流量的30%以上。
新城区也因为夜经济更加活跃起来。鹿泉、栾城、藁城新三区和正定县围绕夜休闲培育了一批有档次、有品位的“农家乐”。在位于鹿泉区的西山首届灯光艺术节上,占地800亩的灯盏组合成各种造型,吸引了游客驻足拍照留念。在正定县的趣那主题公园灯光节,亿万支LED灯和百亩薰衣草共同献上了一场精美的视觉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