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力社保局表示,北京积极探索国际职业资格认可工作,首次发布了《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1.0版)》(以下简称《目录》)。《目录》首批认可82项境外职业资格,涉及金融、教育、科技服务、体育运动等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领域,如金融分析师、精算师、软件开发人员、滑雪教练等职业资格;覆盖美、英、德、法、新加坡等15个国家和地区。对持有《目录》中境外职业资格的外籍人员,其境外从业经历可视同境内从业经历;在办理工作许可业务时,不受学历、学位、工作经历限制,年龄可放宽至65周岁(高精尖产业领域可放宽至70周岁);在办理出入境业务时,可办理有效期5年以内的多次签证或居留许可,符合条件的纳入办理永久居留便利通道,口岸签证政策恢复后可向公安机关口岸签证部门申请口岸签证。同时,对持有《目录》中境外职业资格、与在京单位建立人事劳动关系的中国籍人员,符合条件的纳入本市人才引进和工作居住证办理范围。据悉,目前一位来自朝阳区跨境电商高新企业的员工,就成为本市首位通过这项便利政策,成功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专业人员。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对《目录》进行动态调整,在北京急需发展的科技、金融、教育等领域做“加法”;对含金量退化的也会做“减法”。同时细化服务政策,“使北京需要的人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登记 无需提交公证文件市市场监管局指出 ,本市已进一步扩大外籍人员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创办企业享受国民待遇的领域和区域,支持外籍人才创办企业。简化外籍人才创办企业登记材料,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登记的,无需提交公证、认证文件。同时,签订京津冀三地互认文件,服务外商投资便利化。对于已在京津冀任一登记机关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已提交经公证认证的主体资格证明原件的,在主体资格证明的有效期内,如该外国投资者再向其他两地投资的,允许该外国投资者提供由已设企业登记机关档案部门出具的加盖档案证明章的主体资格证明复印件作为主体资格证明材料。据统计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市外资企业存量33,905户,同比增长4.76%。2021年1-11月,新设外资企业3,035户,同比增长26.50%。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下一步,将支持简化版公证文书材料。优化港澳投资者办理登记流程,支持采用简化版公证文书(仅保留公司注册证明书、公司商业登记证、授权代表人签字字样和公司印章样式的董事会或股东会决议等核心信息的文书)办理港澳地区非自然人投资的市场主体注册登记,进一步简化港澳投资者办理登记材料。这意味着本市每年约800户新设港澳企业及存量8000余户港澳企业股权变更登记时,股东身份证明材料将更加简化。同时,会同公安部门、经信等部门加强对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信息共享应用,完善实名认证渠道,依托北京市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探索实现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籍人员通过“e窗通”平台在线办理企业登记业务。
北京推出多项提高人才流动便利度政策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