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下午,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人才工作局指导,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福田区委区政府支持,深圳市专家人才联合会、深圳中国工程院院士活动基地承办的2021深圳院士专家高峰会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论坛在深圳召开。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科协主席蒋宇扬,福田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江涛,深圳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市人才局局长邓晓俊出席活动并致辞。市科协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林祥、深圳大学副校长张学记共同主持高峰论坛。
论坛以“聚四海才智 筑人才高地 促湾区发展”为主题,通过闭门会议、专题演讲、峰会对话等形式,献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力深圳打造人才和创新高地。来自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研院所的近20位院士(校长)出席会议并开展深入交流。来自大湾区内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协(学)会专家人才参加会议。线上直播总流量近8万人次。
助力深圳打造人才和创新高地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科协主席蒋宇扬在致辞中表示,举办高峰会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论坛,是为了将院士专家的个人智慧上升为集体智慧,围绕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全局和长远问题,把握科技革命新方向、研判科技发展大势,为国家科技决策提供准确、前瞻、及时的建议,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更好的协助和指南。希望通过科协系统的网络、专家、信息等资源,打造科技与经济融合的新模式。
深圳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市人才工作局局长邓晓俊在致辞中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肩负着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以及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光荣使命。深圳将积极联手香港,发挥香港基础研究实力雄厚,国际化程度高,深圳产业链完整,产业化能力强的组合优势,深化深港人才合作,优化升级深港联合政策包,支持两地创新主体更安全、更积极、更稳妥地拓展海外引才新路径,注重发挥前海、河套以及香港北部都会区等平台载体的集聚效应,清单式引进战略科学家,顶尖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
深圳市福田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江涛在致辞中表示,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福田将瞄准大湾区高水平人才核心区这一定位,全力打造前沿科技人才,现代金融人才,时尚文化人才三个集群,努力营造最适合人才聚集成长的良好环境,用最一流人才服务的保障体系让广大人才心无旁鹜地扎根福田,实现梦想,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作出福田贡献。
专家论道大湾区人才培养
会上,来自莫斯科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鹏程实验室等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校长和专家围绕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数据共享与安全、生态环境建设等当前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主题分享。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表示,香港可从以下几方面培养科创人才,助力打造湾区科创高地:一是通过香港的大学在大湾区其他城市办学,建立科研合作平台;二是香港在大湾区其他城市建立转化研究合作平台;三是香港需要和内地建立更紧密的合作机制,结合国家需要,实施国家科技研发项目,建立香港和深圳/大湾区其他城市合作的科研基金。
香港大学副校长申作军认为,深港人才培养面临很好的机遇。中央推出8项惠港青年措施,包括香港青年内地实习计划、香港青少年内地交流计划、“千校万岗”香港青年专项计划等。面对机遇,香港大学将创立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打造“源头创新”的引擎。
在海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广东海洋大学校长潘新祥分享了相关经验。他说,广东海洋大学目前是全国6所海洋大学之一,通过申报海洋科技孵化园、产业学院、省实验室等方式重点面向海洋工程装备、海洋大数据两大板块三个领域培养从本、硕、博三个层次的海洋创新人才。
关于计数数学在当今面临的迫切任务,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莫斯科大学计算数学与控制论系教授亚历山大·伊利英指出,需要开发和创建用于个人微型计算机的软件,用来保证计算机、工作站的网络安全。这样的网络可以接入强大的计算中心,是一大重要的发展方向。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不久的将来会建立计算数学与控制联合研究中心。
深圳能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补短板做点什么?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认为,开源对于整个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要,这些年人工智能之所以发展这么快,就是因为开源。鹏城云脑可为AI社区在算力、数据、模型方面尽可能地提供支持,可以支持各种大模型训练。这台机器70%的算力可开放出去,让大家共享。
加强深港合作及人才培养
第一次峰会对话环节,多位院士专家围绕低碳环保背景下城市建设与深港合作及人才培养、海洋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大湾区高校之间人才流动及合作、国内集成电路人才现状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