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21-10-20

  在世界科技发展越来越迅速、颠覆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的新形势下,上海如何加快形成国际科创中心的核心功能?在今天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介绍,《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以“在若干重要基础研究领域成为世界领跑者和科学发现新高地”为目标导向,从完善布局、夯实能力、壮大队伍、强化支撑、深化合作和优化环境六个方面,提出20项任务举措。

  陈鸣波介绍,探索重大任务与重大平台相结合的新模式,实现项目、基地、人才全要素一体化配置。比如,为进一步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在全国率先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重点针对本市具有基础研究显著优势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长期、稳定资助,支持自由选题、自行组织、自主使用经费,引导科研人员以“宁打一口井、不挖十个坑”的态度心无旁骛开展研究。

  创新策源的源头是人才,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上海最大限度激活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多管齐下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队伍,面向未来培养战略科技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实施强基激励计划,加强中青年和后备科技人才培养;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鼓励跨学科和综合交叉研究。

  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深入发展的条件下,创新要素更具有开放性、流动性。因此,要加快构建开放创新生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取得更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比如,充分发挥上海开放的优势,继续组织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这是基础研究在科学前沿领域的全方位拓展,通过聚焦国际科技界普遍关注、对人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影响深远的研究领域,加大吸引别国参与的影响力,力争为解决世界级重大科学难题贡献更多“上海智慧”。

  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为强化创新策源功能创造更好制度环境。比如,创新科研经费管理方式,探索基于信任和诚信的科技评价制度和经费管理制度,给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使用自主权,将科学家从报表、审批等过多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并赋予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