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出台落户“零门槛”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20-12-23

  近日,福州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降低落户条件壮大人口规模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从2021年1月1日起全面放开落户条件,不设学历、年龄、就业创业限制,外省市人员均可申请在福州市落户,实现落户“零门槛”,并且全面放开近亲属投靠条件,实现投靠“零门槛”。

  “零门槛”落户,固然对福州楼市是一个利好消息,但这项政策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提振福州的楼市,而是为了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人才和劳动力资源有序流入,壮大人口规模。

  2017年初以来,武汉、西安等二线城市先后掀起“抢人”大战,通过放宽落户条件、提供购房补贴等方式吸引人才和年轻人口迁入,而“抢人”的主要对象,则是年轻的大学毕业生。这次福州明确提出“壮大人口规模”,目标显然是不仅要抢人才,也要抢人口。

  福州并不是第一个零门槛落户的省会城市,在此之前,石家庄、南昌、沈阳等省会城市已先后实现了零门槛落户。越来越多的城市认识到,人口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更多人口,有利于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可以说,人口增减与城市兴衰互为因果。人口快速增长的城市表现出更多的需求,更强劲的活力,更大的财力以及更快提升的基础设施。没有一个城市被人口增长压垮,相反城市的衰微则表现为人口的萎缩。

  福州实现落户“零门槛”的背景,是争创国家中心城市的雄心。据微信公众号“福州日报”报道,11月25日上午,福州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举行。官方披露,福州预计今年(2020年)GDP迈过万亿元大关,并通过“强省会”和“强门户”争创国家中心城市。

  福州要争创国家中心城市,难度不小。目前已经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有九个,第十个国家中心城市花落谁家?到目前为止,包括杭州、福州、昆明、沈阳等城市在内,多地披露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中,纷纷提出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与其他省会城市相比,福州的地位并不突出。

  我国各个省份中,绝大多数省会城市基本上都是本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中心,例如,成都、武汉、西安、杭州等城市,分别在本省拥有较高的首位度。

  但在福建省,福州可以说是比较尴尬的省会城市了,无论是人口还是GDP都只排在全省第二名,落在泉州市的后面。2019年末泉州市常住人口874万人,而福州市常住人口为780万人。2019年泉州市GDP为9946.66亿元,连续21年保持全省第一;而福州市GDP为9392.3亿元。

  更尴尬的是,福州是地级市,而厦门是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因此,福州的行政级别还比不上厦门。

  在江苏省,虽然南京的人口和GDP比不上苏州,但南京是副省级市,苏州只是地级市,行政级别比苏州高。而福州,无论是人口、GDP和行政级别,都不是全省最高的,以至于被一些人戏称为“最没存在感的省会”。

  过去,城市的公共资源配置很大程度上是按照行政级别,级别越高,公共资源配置和管理权限方面越有优势。但近年来,这种公共资源配置逻辑正在改变。今年5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推动公共资源由按城市行政等级配置向按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配置转变。”

  因此,福州一方面推动行政区划调整,谋划闽侯、连江加快融入主城区,推进鼓台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通过降低落户条件来壮大人口规模,以便在公共资源配置方面处于有利地位。

  在降低落户门槛吸引更多人口之后,城市的各项配套措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也要跟上,例如学校、医院资源等要跟得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还需要增加住房建设用地供应,让新落户的人口不仅能在当地就业、创业,也能够在当地休养生息,结婚、生育乃至抚养老人。总之,“抢人”之后还需要想方设法留住人。

  从全国范围来看,城市“抢人”导致的只是存量人口在地域之间的转移。如果这种转移更符合迁徙者和雇佣者的偏好并因此产生更高的效率,那结果就是全国范围内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扣除这种优化效应,“抢人大战”对全国来说其实还是一场“零和游戏”。因此,远比“抢人”更为重要的是在全国范围内大力“造人”。

  各种证据显示,中国早已陷入低生育率陷阱。扣除二孩堆积效应,中国的自然生育率只有1.1左右,这意味着出生人口每代将减少约一半。在这种人口趋势下,未来城市不仅无人可抢,已有的存量人口都将难以为继。人口的不断老化和萎缩将严重削弱城市动力和活力。城市基础设施会因需求萎靡和财力匮乏而无法更新,大量学校、医院、机场、港口、车站等面临关闭的命运。曾经生机勃勃,日新月异的城市将呈现出暮气沉沉、江河日下的面貌。

  长期来看,超低生育率导致的人口坍塌将是中国面临的最大危机。“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预示着取消生育限制,全面放开生育;而降低生育养育成本预示着鼓励生育。现在需要尽快出台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的具体措施。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