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大力度抢人才!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20-09-24

  2020年,注定是历史的转折点! 在这一年里,中美战略博弈加剧,中国提出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按照这个思路,酝酿制定“十四五规划”。 于是,在2020年9月,我们看到了北京和上海这两个中国最重要城市的“大转折”!北京的转折,前两天我刚刚写过,主要是一件事、两个看点:

  中央宣布,在北京设立以服务贸易为主的“自贸试验区”。

  这意味着,北京作为首都,历史上首次站在了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还意味着,北京将发挥金融中心和经济中心的作用。

  在此之前,无论是中国的哪一轮对外开放,北京作为首都都是“坐镇中军”,而不会“冲锋在前”。此外,过去几年北京一直在淡化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的定位,纾解非首都功能。这次自贸区的方案,事实上强化了北京作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的作用。

  比如在北京自贸区方案里,32次提到了金融,还提出北京将建设“全球财富管理中心”。 再看上海。据“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今天(9月23日)从上海传来一个大消息:《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正式发布,一流高校毕业生落户上海门槛大幅降低了!

  众所周知,上海和北京是中国落户最难的两个大城市。 自北京决定“纾解非首都功能”后,落户门槛全面提高,普通人很难获得北京户口。而上海也追随北京,限制人口流入。 也就是说,在中国城镇化进入2.0时代,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抢人的时候,只有北京和上海试图做减法,严格限制常住人口的增加,甚至提出建成区面积要缩小。 我曾在三年前撰文指出:北京或许有资格这样玩,但上海很难长期陪跑北京。原因很简单,上海的资源并没有北京好,再加上本地居民生育率极低,长期限制人才落户会让上海失去竞争力。 果然,随后几年的“居民用水”、“居民用电”、“小学生人数”、“幼儿园人数”等比较客观的数据都显示,北京虽然宣布人口下降,但四大指标大多强劲上升;而上海的四大指标,真的增长乏力了。 而上海经济结构也比较旧,至少没有北京和深圳新,这从民企上市公司市值、新兴企业上市公司市值、发明专利授予量等指标上,都可以看出来。 所以在2年前,上海意识到了危险,开始微调政策。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