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深圳前海合作区成立10周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成立5周年。10年来,前海合作区全力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示范区,不断深化拓展“前海模式”,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前海经验。
“10年来,前海实现从零开始一年一个样的变化,取得沧海桑田美丽蝶变的发展成就,再造了新时代的‘深圳速度’和‘深圳奇迹’。”深圳市委常委、前海合作区党工委书记、前海管理局局长田夫说。
加快制度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为特区中的特区,制度创新是前海的核心任务和鲜明特色。前海以高站位、宽视野、大格局谋划区域开发开放,形成了以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法治创新等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前海模式”。
前海充分发挥特区立法权优势,先后制定“一条例两办法一规定”,即《深圳经济特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条例》《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暂行办法》《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管理暂行办法》《深圳国际仲裁院管理规定》,出台前海跨境贷款、外资股权投资等50余项产业规范指引、20余项政策配套措施和操作指引。
自2015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挂牌以来,前海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风险防控为底线,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以平均“三天一制度”的“前海速度”,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573项。其中,全国首创和率先226项,成为制度创新的策源地和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制度创新带动各种要素加速聚集,推动前海产业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前海构建“金融+科技+实体经济”的高端现代服务业体系,集聚国内首家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等一批新型金融机构,培育出越海供应链等11家独角兽企业。
10年来,前海累计新增注册企业17.3万家。其中,科技创新领域注册企业达6.46万家,金融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和专业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比88.7%,形成了以现代金融为核心、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具有强烈示范效应的高端产业体系。现在,前海已成为全国吸引外资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