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的特殊年份,深圳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担当奋力作为,在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下降6.6%的不利形势下,通过制定惠企政策、扩大有效投资、优化营商环境和加强创新驱动的关键四招,实现了上半年0.1%的增长,在全国四个一线城市中率先转负为正,展现了经济发展的良好韧性。
关键词:惠企政策 营商环境 “新基建”
1.惠企政策 守住“保”的底线
在两条写着“党建引领双胜利,逆势上扬大增长”“精干高效齐努力,产量销售创新高”的横幅下面,工人正在广场空地上搭建临时仓库。深圳市龙岗区兆驰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忙碌的热度丝毫不亚于南国8月的温度。尽管面临疫情的严峻挑战,兆驰股份今年上半年产值还是增长了61.2%,主营业务的TV事业部已连续3个月产量和销量双双突破百万台。公司总裁助理丁莎莎坦言,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深圳市委市政府认识到,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保障经济稳定增长,就必须帮助市场主体有效对冲疫情影响、渡过难关。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经过多方听取企业家建议、充分吸纳各地好的做法,2月7日《深圳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若干措施》出台。这套被称为“惠企16条”的措施,突出防控疫情需要、突出纾解中小企业困难、突出强化城市运行保障、突出全社会同舟共济,针对性强,可操作、可持续、覆盖面广,真金白银帮助企业,财政支持约100亿元,为企业直接减负超600亿元,最大力度减轻疫情对企业的影响。
仅提高企业职工技能培训补贴力度这一项,制造业大户比亚迪就涉及参与适岗培训补贴项目59个工种、近6万人,培训补贴资金约8000余万元。
从送口罩、招员工、运工人,到协调上游供应链复产、协调信贷额度、指导出口转内销……兆驰公司总裁助理丁莎莎一一细数今年以来深圳市各级党委政府提供的支持,她说,市里的“惠企16条”和龙岗区的“惠企7条”等一系列惠企政策,既是一场“及时雨”,更是一颗“定心丸”,企业不仅享受到真金白银的帮助,更感受到真心诚意的鼓励,必须更加奋发图强。
2.有效投资筑牢“稳”的根基
6月29日,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和市长陈如桂,同时出现在穗莞深城际铁路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至前海段开工仪式上,深圳市“新增千亿投资工程”首批项目集中启动。当天开工的穗莞深城际铁路对进一步提升穗莞深城际铁路功能,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城际网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启动的“新增千亿投资工程”首批共163个项目,总投资约1351.1亿元,本年度计划投资约282.4亿元。
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深圳意识到稳投资是稳经济的关键支撑,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特别是重大项目投资,有望成为保民生、稳就业的“压舱石”。市委常委会把今年列为“重大项目攻坚年”,全年计划安排重大项目487个,年度计划投资2005.2亿元,并专门成立稳投资工作和项目审批服务两个专班,贴心提供重大项目审批直通车、集中办理、分级协调等服务,确保重大项目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