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人才流入正日益高端化。”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室主任杨昕表示,这一方面与上海的产业发展新趋势紧密相连,另一方面又与上海在人才政策、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升级优化息息相关。
上海互联网产业吸引新一轮人才集聚
过去,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金融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往往被认为是上海招聘岗位最多的行业。但这一现象已在过去一年内悄悄发生变化。
来自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团队的研究显示,去年开始,上海热招岗位前三名已从往年热招的金融业相关岗位,变为互联网相关岗位,并持续至今。“特别是疫情以来,互联网行业一直稳居上海中高端人才需求量首位,金融业和机械制造业分列二、三位。”姚凯表示,以拼多多、小红书、B站等为代表的上海互联网企业,正掀起一股人才争夺新浪潮,这正是今年上海新增中高端人才需求居全国之首的重要原因。
上海互联网企业在人才争夺战中的“乘风破浪”,离不开其自身的逆势崛起。上半年上海金融业表现突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进一步提升,但相对“老大哥”金融业的稳步发展,上海互联网新经济增势更为迅猛。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3.5%,而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4%。相比金融企业,各类互联网公司大多用人需求更大,需要大量不同领域的人才集聚。
上海互联网行业在当下的蓬勃发展之势,还得益于过去几年对中高端人才的深厚积累。姚凯教授团队研究数据显示,目前互联网产业已成为上海拥有中高端人才最多的行业,占比达20.77%,排名居全市各行业之首。姚凯认为,随着疫情对非接触式经济的呼唤,再加之上海更加开放、包容的人才政策,互联网行业将成为上海中高端人才“蓄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