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打破人才藩篱助力产业升级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20-08-18

  2019年,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的常住人口增量高达175万人,排名全国第一。户籍捆绑着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多种公共资源,对于外来人口来说仍然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今年,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表明,广东省内方面,粤西、粤北和潮汕地区更多人流向广州。而佛山和东莞,分别是流向广州、深圳的人口主要的来源地,显示了广佛、深莞两地的紧密联系,特别是广佛两地人口流动规模远超深莞两地,透露出广佛同城化的趋势。

  广州放宽入户门槛,不得忽视一个全省范围的户籍改革背景。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广东将放开除广州、深圳之外的城市落户限制。近日,东莞就发布了《东莞市人才入户实施办法》,直接入户的学历门槛大幅降低。之前是全日制本科可直接入户,如今大专也能直接入户了,无社保年限要求。

  广州作为国家一线城市,截至2019年末,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200万。在广州的外来人口来源中,省内城市长期占据半壁江山,面对全国城市掀起新一轮的“抢人”热潮,特别是周边城市纷纷敞开入户大门,人才的竞争逐步走向“白热化”。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柳立子认为,“广州的人才政策是一揽子计划,与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的增量供给相适应。广州入户的闸门有序开放,为的是确保人才入穗后享受到充分的公共服务,尽早安居乐业”。

  广州此次引才政策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还在于率先认可了长三角城市的户籍准入年限。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又是什么考量?近日,百度地图慧眼发布的《2020年Q2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或许可以给出一个参考:今年第二季度,人口吸引力指数TOP10城市中,前十中有4个珠三角城市、4个长三角城市上榜。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人口流动最为活跃,深圳、广州、东莞更是位列人口吸引力全国前三。

  产业的发展是人口流向的最根本因素,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之内,城市群之间的人员之所以交流频繁,根本原因是产业发展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看,户籍制度改革的意义,不仅在于打破人员交流的藩篱,更是搬走产业发展的“绊脚石”。

  在柳立子看来,广州此次向长三角的人才抛出绣球,除了是响应落实中央的政策部署,也是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产业结构近似度较大,人才流动有利于互相借鉴发展经验,从业者相互学习有助于两地经济共同进步。因此,人才流动的内在需求一直以来都是存在的,要破除的主要是制度上的障碍。”她表示,“以广州和上海为例,两地都有着发达的汽车工业,汽车业技术工人的交流就更可能在这两个城市之间发生。”

  百度地图慧眼此前发布的数据可以作为参照,2018年第四季度,在长三角城市中,上海流入广州的人口最多,占比为1.11%。从长远来看,随着广州在全国率先认可长三角的入户积分,长三角人才流入广州的空间也更大。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