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立区域性区块链示范区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20-08-18

  众所周知,2019年,央行正式发布金融科技三年发展规划,这是我国金融监管机构首次对金融科技进行系统化的归纳与论述,是金融科技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

  时间过半,金融科技发展规划落地成效几何?赛道上涌现的参与者又将如何乘风破浪?

  《国际金融报》记者邀请多位行业研究者、思考者和实践者,一起探讨金融科技在促进区位经济一体化、助力小微企业融资、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破除农企融资困境方面起到的作用,以及金融科技落地应用面临的挑战、后续发展路径。

  自区块链技术上升为助推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国家战略以来,北京、湖南、贵州、海南、江苏、河北、广州等多个省市级行政区在今年上半年出台区块链专项发展政策。

  5月底,广州正式获工信部批复创建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成为全国首个获批创建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城市。广州将以区块链技术为突破口,加快“建链、上链、用链”,从金融、物流、政务、知识产权、工业互联网等方面,不断增强区块链技术与传统经济各个领域的深度融合,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区块链发展规划时,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将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助推区域一体化以及区域经济数字化?

  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吴大器近日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提出,“长三角应该建立区域性的区块链示范区,建立区域性的监管沙盒试点机制体系,探索以示范区内两省一市的政府机构为试点,开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政府数据内部互通共享为供给侧改革的数据治理现代化试验。”

  区块链是数字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化是当前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数据是数据产业最重要的基础,2020年4月中央文件明确数据是生产要素。然而,在推进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实践中,面临企业与企业、政企之间的“数据壁垒”难题,数据壁垒导致数据不流通,也导致很多企业拥有的数据都是片段数据,很难形成完整的、具有商业价值的数据。

  吴大器指出,“数据壁垒”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数据产权的确认和保护机制,一方面导致数据拥有方不愿或不敢把数据拿出来交易和共享,另一方面基于原始的用户数据,在去除个人身份属性之后的数据产权的归属问题不明确,且无法保护其数据产权。而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性和可回溯性的特点可以在技术层面为数据确权,即区块链技术采用计算机密码学算法使数据具有不可篡改、可溯源等特性,通过数据上链进行确权,这使得区块链技术在破除数据壁垒方面被寄予厚望。

  吴大器表示,区块链是数字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块链作为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建立“可信数字化”的信任体系,并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构建有秩序的数字经济体系,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